十六观经颂.杂往生观第十三

重想弥陀二菩萨,神通变现事如前。

杂沓观成无量福,定生安养奉金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再次回忆起弥陀和二位菩萨,他们的神妙变化如同从前一样展现。
通过观察和理解这些复杂的事迹,能积累无数的福德,必定能生于极乐世界,侍奉金仙。

注释

弥陀: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之主,阿弥陀佛的简称。
菩萨:佛教中修行者的一种称号,指具有大悲心、愿力宏大、不断救度众生的人。
神通变现:指菩萨们运用超自然的能力以示现教化众生。
定生安养:佛教中指通过修行达到极乐世界,永恒安住其中。
金仙:道教中对神仙的一种称呼,此处可能指极乐世界的尊贵存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杂往生观第十三》中的一段。诗人通过对弥陀二菩萨神通变化的回忆和描绘,表达了对佛菩萨智慧与慈悲的崇敬以及对修行杂往生观所带来的无量福德的向往。"杂沓观成无量福"一句,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者通过深入观想,积累无数善果的过程。最后,诗人期盼自己能在这样的修行中定生安养,侍奉金仙,体现了佛教追求解脱与极乐世界的理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收录诗词(69)

释遵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六观经颂.池观第五

五想净土七宝池,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妙宝莲华千万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十六观经颂.势至观第十一

次观势至菩萨身,量等观音无有异。

但于肉髻宝瓶中,盛众光明现佛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寘]韵

改祭修斋决疑颂.第九疑:凡修斋福,并读诵经典,当回向家宅何等神明,凡有几位耶?颂曰:

作福常回施,天龙善鬼神。

威光常覆护,使汝免灾迍。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改祭修斋决疑颂.第十疑:既不许祭祀,或家眷死亡堕在鬼趣,云何施其饮食耶?颂曰:

鬼道常饥渴,当生怜悯心。

能蠲口中食,佛赞福田深。

形式: 偈颂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