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妙画能成趣,溪山迥得君。
渔舟长映浦,岩树半藏云。
征雁无时没,横桥有处分。
数峰来枕席,曾不愧移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答陈五进士遗山水枕屏》,通过对山水枕屏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情趣的画面。首句"妙画能成趣",赞美了画家的技艺高超,能将山水之美以画呈现,引人入胜。接下来的"溪山迥得君",表达了山水画中的意境与观者的共鸣,仿佛山水之灵性得到了诗人的理解和欣赏。
"渔舟长映浦",描绘了水边渔舟的静谧景象,与溪流和岸边的树木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岩树半藏云"则通过山岩间树木与云雾的交融,展现了自然的深远与神秘。
"征雁无时没,横桥有处分",借雁过天际的意象,寓言了人生的行旅与归宿,横桥则象征着生活的分界与连接。最后两句"数峰来枕席,曾不愧移文",诗人说这山水画卷仿佛来到眼前,让人在观赏中感到心灵的洗涤,甚至觉得自己的心境如移文般纯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画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诗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露宿勤王客,相从月下来。
黄流何日涨,绿酒暂时开。
风定灯花烂,天高斗柄回。
醉言多脱略,吾党不须猜。
杳蔼随龙节,萦纡历宝山。
琉璃开净界,薜荔启禅关。
煮茗石泉上,清吟云壑间。
峰端生片雨,稍促画轮还。
我与二三骑,争驰孤戍旁。
逐麋逢野寺,息马据胡床。
鹰想支公好,人思灞上狂。
归来何薄暮,烟火照溪光。
风毛随校腊,浩浩古原沙。
寒入弓声健,阴藏兔径赊。
马头迷玉勒,鹰背落梅花。
少壮心空在,悠然感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