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

不是栽培力,谁容此处生。

细声饶客睡,斜影与邻清。

地窄根犹迸,秋迟叶未惊。

虞人虽欲伐,却怕损檐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这不是人工种植的力量,谁能允许它在这里生长。
微弱的声音让过客得以安睡,斜照的光影给邻居带来清凉。
土地狭窄,根系仍奋力生长,秋天来得晚,叶子也不觉惊讶。
尽管猎人想砍伐,却又担心会损坏屋檐和梁柱。

注释

栽培:人工种植。
饶:使……得以,此处指帮助。
迸:奋力生长,突出生命力。
虞人:古代管理山林的人,这里指猎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忧虑的庭院景象,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态的关怀和保护意识。"不是栽培力,谁容此处生"表明这棵树并非刻意栽培,它能在这里生长已是一种幸运,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量的尊重。

"细声饶客睡,斜影与邻清"写出了树木为周围环境带来宁静和清凉。细声可能是风吹过叶间的声音,它使得路过的旅客也感到沉醉欲睡。而斜影,即树影,给四周带来了阴凉,与邻近的清新空气交织在一起。

"地窄根犹迸,秋迟叶未惊"则描绘了树木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即便土地狭窄,树木的根部依然坚持生长,而到了秋天,树叶尚未改变颜色,似乎也在等待着什么。

最后两句"虞人虽欲伐,却怕损檐楹"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棵树可能面临被砍伐的忧虑。虞人指的是想砍伐树木的人,但他们因为担心会损坏到屋檐和门框(檐楹),而最终选择保留。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中一棵树的情景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爱护之情,以及对生命尊严的体察。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残叶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阴

一夜风声晓更狂,起来庭户顿凄凉。

不知红日在何处,时见黑云微有光。

天落水中兼雁影,露啼林罅带枫香。

愁人莫苦登高阁,说著江山已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怀

褚冠斜顶对清秋,病骨支撑懒上楼。

辅世功夫何日是,少年滋味此生休。

山含红树随时老,天带黄昏一例愁。

自笑酒肠空半在,前村无处典鹴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热

江湖限南鄙,秋令到还稀。

节换空看历,人閒未趁衣。

齐纨方得意,厦燕莫言归。

秪有松筠径,风高暑气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