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褚冠斜顶对清秋,病骨支撑懒上楼。

辅世功夫何日是,少年滋味此生休。

山含红树随时老,天带黄昏一例愁。

自笑酒肠空半在,前村无处典鹴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秋怀》,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秋天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现实苦闷的心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褚冠斜顶对清秋,病骨支撑懒上楼"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里,戴着帽子斜靠在屋檐下,对着清冷的秋风,生病的身体勉强支持着自己慢慢走上楼去。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年迈多病,身心俱疲的境况。

"辅世功夫何日是,少年滋味此生休"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时间的无奈。他在询问自己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何时才能完成,同时也在叹息青春易逝,如今只能享受这一生的片刻欢愉。

"山含红树随时老,天带黄昏一例愁"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山中的红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老去,大地和天空都笼罩在黄昏的阴影中,使人产生同一种忧虑。这些意象强化了诗人的哀愁情绪。

"自笑酒肠空半在,前村无处典鹴裘"则是诗人自嘲自己虽然喜欢饮酒,但如今酒肠已经空了一半,而他曾经拥有的那件珍贵的鹳毛袍现在也找不到放置的地方了。这两句反映出诗人的生活已经大不如前,物是人非。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和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荏苒以及个人功业未竟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秋热

江湖限南鄙,秋令到还稀。

节换空看历,人閒未趁衣。

齐纨方得意,厦燕莫言归。

秪有松筠径,风高暑气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秋晚悲怀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览余尧辅诗因成七言四韵

少年心苦向毛锥,老大生涯只有诗。

哀乐万端成画缋,江山太半入炉锤。

格如平易人多爱,意到幽深鬼未知。

白发尚新才不尽,几时吟兴是衰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山甫

喜尔年将壮,为儒志可嘉。

乡闾知行实,场屋见辞华。

公道方无壅,君门况不遐。

直应千里足,世世出吾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