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翟简卿制参赴南安(其二)

自屈星屏佐碧油,艰危同济此风舟。

平山杨柳留佳话,庾岭梅花想胜游。

公到玉阶宜抗论,我寻画舸便归休。

他时若访无真里,野水中间一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自从在屈原星座下守护碧绿的油灯,我们共同度过艰难险阻,如同乘风破浪的小船。
平山的杨柳留下了美好的传说,庾岭的梅花让人想起那次愉快的游览。
您来到宫殿台阶上,适合发表激昂的言论,而我则寻找画舫准备回家。
将来如果再来寻找那个真实的境界,就只能在野外的江水中见到一只白鸥。

注释

屈星屏:比喻屈原的星座,象征智慧和忠诚。
碧油:绿色的油灯,象征希望和坚守。
艰危同济:共同度过困难和危险。
风舟:比喻经历风雨的小船,象征坚韧不拔。
平山杨柳:平山的美景,寓意美好的回忆。
庾岭梅花:庾岭的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和友谊。
玉阶:宫殿的台阶,象征尊贵和权威。
抗论:激昂的辩论,表达意见。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只,象征悠闲与诗意。
无真里:理想中的隐逸之地,象征超脱世俗。
白鸥:自由自在的鸟,象征孤独和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送翟简卿制参赴南安(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的祝愿。

“自屈星屏佐碧油”,诗人以自谦的语气开始,可能在暗示自己不善言辞,但仍要尽力地去赞美友人即将踏上的旅程。这里的“屈星屏”可能是指夜深人静之时,而“碧油”则是一种用来照明的物质,比喻诗人心中的光亮和热情。

接着,“艰危同济此风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所面临困难局面的理解与支持,愿意共同乘坐这艘“风舟”(比喻人生旅途),一起渡过难关。这句话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坚定的立场。

在“平山杨柳留佳话”,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这里的“平山”、“杨柳”都是常见的意象,代表着静谧、和谐的自然环境,而“留佳话”则是希望将这份美好的情谊和回忆永远保留。

紧接着,“庾岭梅花想胜游”,诗人通过对庾岭梅花的想象来表达他内心对于朋友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庾岭”是具体的地名,而“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代表着高洁和坚韧,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像梅花一样经受住风霜,展现出更加卓越的风采。

下一句,“公到玉阶宜抗论”,表达了对朋友未来事业成功的期待。这里的“玉阶”是指高贵的位置或权力之所在,而“宜抗论”则是希望朋友能够有机会在那个位置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我寻画舸便归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我”是诗人的自指,而“画舸”则是一种理想化的居所,象征着一种平静、安逸的心境。

最后,“他时若访无真里,野水中间一白鸥”,表达了未来重逢之时的情景。这里的“他时”是指未来的某个时候,而“无真里”则可能暗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希望找到一个纯粹、真挚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即便是简单如野水中间飞翔的一白鸥,也能让人感到欣慰和安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祝福,以及自己内心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送翟简卿制参赴南安(其一)

渡江华阀尚毡青,人物林中早有声。

官辙久更谙世路,边筹熟试洞戎情。

整镳向阙人多羡,出幕持麾古所荣。

盍为王言留禁闼,美才何止仅专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糟蟹遗制幕

江乡霜后饱珍肴,万里持来仅带糟。

虽惜横戈酣白蚁,尚知解甲护红膏。

开樽祗觉牵归兴,作赋犹当继老饕。

油幕晚寒梅影静,亟持大白荐双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郡圃木樨开第二花

苍苍仙种自谁栽,一度秋光两度开。

故遣宝花装世界,重教金粟见如来。

香于月下开樽对,意似霜前把菊催。

生怕重阳风雨近,亟须领略莫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重过岳阳

远役数千里,重来十四春。

山城风景旧,人物岁时新。

官舍多陈迹,君山是故人。

楼头一杯酒,聊涤客襟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