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子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形式: 词牌: 采莲子

翻译

早晨出门时太阳正照在沙滩上,傍晚时分乌云遮住了半边江面。
幸好遇见了以前认识的邻居女孩,我们一起乘坐莲舟,无所畏惧风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充满了自然与生命力的美。诗人以"朝出沙头日正红"开篇,勾勒出一幅早晨太阳初升的景象,阳光洒在河滩上,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接着"晚来云起半江中",则是夜幕降临时分的景色描述。云雾开始在河的一边聚集,这种自然现象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展现了他对时间流转和自然变幻的感悟。

而"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一句,则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的“赖逢”意味着依靠,“邻女”是指采莲人的女性,而“曾相识”则表明诗人对这个场景并不陌生,反而充满了熟悉和亲切之感。"并著莲舟不畏风"则描绘了一幅妇女们划着小船在水面上采摘莲藕的情景,即使是面对着狂风,也毫不畏惧,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劳动者的勇气。

整首诗通过日与夜的对比,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呈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农村生活图景。

收录诗词(5)

张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张朝),唐代诗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其中《长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诗)。的诗,除了一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不仅《采莲词》、《江南行》,明显地受民歌影响,其余三首也全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体。主要写商人妇的思想感情,说明他对当时的城市生活比较熟悉。《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是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中处士。《闻一多全集·唐诗大系》将他排列在张巡前,常建后

  • 籍贯:曲阿(今江苏丹阳县)

相关古诗词

长干行

忆昔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北客真三公,朱衣满江中。

薄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形式: 古风

江风行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

贫时不忘旧,富日多宠新。

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

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

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

远方三千里,思君心未已。

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

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常恐游此方,果然不知还。

形式: 古风

襄阳行

玉盘转明珠,君心无定准。

昨见襄阳客,剩说襄阳好无尽。

襄汉水,岘山垂,汉水东流风北吹。

只言一世长娇宠,那悟今朝见别离。

君渡清羌渚,知人独不语。

妾见鸟栖林,忆君相思深。

莫作云间鸿,离声顾俦侣。

尚如匣中剑,分形会同处。

是君妇,识君情,怨君恨君为此行。

下床一宿不可保,况乃万里襄阳城。

襄阳传近大堤北,君到襄阳莫回惑。

大堤诸女儿,怜钱不怜德。

形式: 古风

寒林苞晚橘,风絮露垂杨。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