簟送人诗代简二首(其一)

一幅冰纨织翠筠,风涵秋水碧鳞鳞。

北窗高卧正须此,捲似闲曹吏隐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一幅冰纨织翠筠,风涵秋水碧鳞鳞。
北窗高卧正须此,捲似闲曹吏隐人。

注释

冰纨:像冰一样透明的细薄丝绸。
翠筠:青翠的竹子。
涵:包含,映照。
秋水:秋天的水面。
碧鳞鳞:形容水波清澈,鱼鳞般的纹路。
北窗:北边的窗户。
高卧:悠闲地躺着。
正须:正好需要。
闲曹吏:闲散的官吏。
隐人:隐士,不问世事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静谧景象的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深秋之夜的居所感受。"一幅冰纨织翠筠"中,“冰纨”指的是清凉如同冰霜一般的丝绸,而“织翠筠”则是用翠绿色的丝线织成的窗棂,这两句交织出一个秋夜寂静而又略带寒意的场景。

"风涵秋水碧鳞鳞"一句,通过“风涵”的动词,将清凉的秋风与流动的水相结合,形成一种生动的画面。这里的“碧鳞”形容秋水如同鱼鳞一般闪耀着碧绿色的光泽,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清凉。

接下来的"北窗高卧正须此",诗人选择了一个高靠的窗棂作为自己的休息之地。这里的“须”字暗示了一种迫切和渴望,似乎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才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

最后一句"捲似闲曹吏隐人"则是用了古代隐逸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捲”字意味着诗人如同古时的隐者一样,将自己卷入书中,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找心灵的安宁。在这句中,“闲曹吏”指的是不忙于世俗之事的官吏,而“隐人”则是隐居山林、远离红尘的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扬的情怀,是一首充满意境美的作品。

收录诗词(94)

吴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字:恭父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jǐng)(1125~1183

相关古诗词

弋阳道中

积雨今朝霁,东皋晚日红。

人家深蔽树,野水阔浮空。

久客仍行役,青春已过中。

岭头凝望处,肠断白云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次徐令韵

少日曾披九虎关,谁怜投老却乘边。

贰车谩说半刺史,多稼惟欣大有年。

榆柳关河无犬吠,牛羊阡陌断烽烟。

玉关人老知无用,庙算如今出万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李提点雪中登楼之什

楼高思远入天涯,瑶海光中景象赊。

未说因风翻柳絮,须看和月上梅花。

山茶有句真成画,庭柏无心不受誇。

人物梁园零落久,一时胜赏属诗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李提点雪中登楼之什二首(其二)

朝来园柳变融和,深院啼鸦少客过。

清坐渐看银色遍,佳眠更觉溜声多。

谩誇明月舟中兴,争似销金帐底歌。

夜入蔡州擒叛将,拟将椽笔颂元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