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吟

梯磴扪绝壁,题诗纪幽临。

呵冻象管滑,堕崖千尺深。

群猿皆惊笑,看我攀萝寻。

石罅忽搜得,大书足前吟。

诵咏猿侧耳,颔头似知音。

吟罢下山去,猿亦归他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沿着陡峭的石阶摸到绝壁,我题诗记录这隐秘的景致。
呵气使冻僵的竹笛恢复润滑,不慎滑落深渊达千尺。
群猴惊讶地嬉笑,看着我攀援藤蔓寻找诗中的线索。
在岩石缝隙中忽然发现,那大字诗篇正适合在此吟咏。
我诵读时,猴子侧耳倾听,点头仿佛理解我的诗情。
读完后我下山离去,那些猴子也各自返回它们的树林。

注释

梯磴:石阶。
扪:摸索。
绝壁:陡峭的悬崖。
呵冻:呵气使……变暖。
象管:竹笛。
滑:滑落。
堕崖:坠入悬崖。
千尺深:非常深。
搜得:发现。
大书:大字诗篇。
足前吟:适合在此吟唱。
猿侧耳:猴子侧耳倾听。
颔头:点头。
似知音:仿佛理解。
吟罢:吟诵完毕。
下山去:下山离开。
猿亦归他林:猴子也各自回森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汝燧在险峻的山壁上攀登,手摸着陡峭的梯磴,为记录这隐秘的山中景致而题诗的情景。他在寒冷中吹着冻滑的象牙笔,不慎将其掉落悬崖,深达千尺。周围的群猿目睹这一幕,不仅惊讶,还似乎带着笑意,看着诗人攀援藤萝寻找失落的诗篇。最终,他在石头缝隙中意外发现了自己的大作,不禁高声吟诵。猿猴们侧耳倾听,仿佛能理解诗人的感情,点头回应,仿佛是知音。诗人吟完后离开,群猿也各自返回了它们的树林。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诗人对山川之美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广寒游

九秋半矩月团团,琼瑶世界夜气寒。

羽士跃身导阿瞒,麾斥八极青云端。

老柯掷桂香不死,银桥跨空一万里。

飞步抽簪扣玉扃,中有素娥三千人。

绿瞳剪水鬓堆雾,风卷缟袖条脱露。

琅璈云笛广庭舞,笑乘白鸾弄蟾兔。

归裁仙曲作霓裳,天音尽洗凡丝簧。

霞裾星佩罗两行,玉环垂手春风场。

樽前尽日看未足,绛膏泣凤夜继烛。

宫商忽变不可听,马嵬斜谷雨霖铃。

形式: 古风

马上口占

平林涂烟山擎日,晚征漠漠客愁集。

浮生隙驹忙里过,虚名塞马眼前失。

古来战场莫回首,一成一败骨俱朽。

柳岸人家摇酒帘,不妨小停春风鞭。

形式: 古风

水阁秋夜

云收一点无,秋洗四山净。

野水吞长天,凉月分两镜。

倚湖阁虚窈,缘石竹脩劲。

孤斟领幽寂,新醪快村硬。

露冷欺病骨,更阑瞻斗柄。

欲去未属餍,倚栏成短咏。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水琴

盎缶停涵水一泓,中存雅意超器形。

欲滴未滴天地寂,须臾宫商若相赓。

妙趣不劳徽外索,泛声不自弦上生。

小点恩怨作儿语,大点九皋闻鹤鸣。

疏数变化似有节,多是洋洋流水音。

残沥断续楚天晓,馀响勾引南风薰。

平生筝笛厌郑卫,羌借古韵洗古心。

又不如齁䶎北窗睡,两耳不听无亏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