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苦吟

吟尽三更未著题,竹风松雨共凄凄。

此时若有人来听,始觉巴猿不解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我吟诵到深夜却仍未写下题目,竹林中的风和松树下的雨都显得凄凉。
如果这时有人能来聆听,才会发现连巴蜀的猿猴都不再哀啼。

注释

吟尽:一直吟咏到。
三更:深夜。
著题:写下题目。
竹风:竹林中的风。
松雨:松树下的雨。
凄凄:凄凉。
始觉:才觉得。
巴猿:巴蜀的猿猴。
不解啼:不再哀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里,诗人独自吟咏,未能落笔成篇的凄凉情景。"竹风松雨共凄凄"一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哀愁。"此时若有人来听,始觉巴猿不解啼"则表明诗人的孤独感和自我安慰,即便是有野兽之声相伴,也如同无知者难以理解自己的诗歌之美。

诗中的意境朦胧而深远,通过对夜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沉郁与悲凉。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传世佳作、希望有知音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中无人能懂自己的孤独感受。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秋夜闻砧

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

不及巴山听猿夜,三声中有不愁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人归淝上

巢湖春涨喻溪深,才过东关见故林。

莫道南来总无利,水亭山寺二年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闻子规

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

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闽中秋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