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书怀寄惟真大师

自别吾师后,风骚道甚孤。

雪霜侵鬓发,音信隔江湖。

扰扰悲时世,悠悠役梦途。

向公期尽节,多病怕倾壶。

贱迹虽惭滞,幽情忍使辜。

诗成天外句,棋覆夜中图。

落壁灯花碎,飘窗雪片粗。

煮茶烧栗兴,早晚复围炉。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翻译

自从离开恩师后,我感到文才孤单无助。
岁月如雪霜般侵蚀着我的头发,与师长的书信只能在江河湖海间遥望。
世间纷扰,我内心悲凉,梦境也被世事牵绊。
我期待能像对您那样尽忠职守,但身体多病,怕无法畅饮。
虽然我地位卑微,但仍不愿辜负深藏于心的情感。
我创作出超越尘世的诗句,夜晚独自对弈思考。
壁上的灯火闪烁,窗外雪花飘落,粗犷而宁静。
煮茶品栗,期待早晚能再次围炉共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哀伤之情。"自别吾师后,风骚道甚孤"一句,表达了诗人自离别恩师之后,在狂野的风中感受到的无比孤寂。这份孤独不仅是物理上的远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隔绝。

"雪霜侵鬓发,音信隔江湖"这两句,则用雪霜覆盖头发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音信不通,意味着与亲人或朋友之间的联系已经中断,这种隔绝感更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受。

接着"扰扰悲时世,悠悠役梦途"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的悲哀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这份悲哀如同不断地打扰心灵,而个人的努力则像是在梦中艰难跋涉,没有方向。

在"向公期尽节,多病怕倾壶"中,诗人表达了对于友人(或师长)的思念,并担忧自己的身体状况,这种担忧又加深了一种无力感。"贱迹虽惭滞,幽情忍使辜"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自责和对过往的悔恨。

而在"诗成天外句,棋覆夜中图"两句里,诗人通过写作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但即便是艺术创造也无法让他摆脱现实的困境。同时,下棋这项活动虽然是一种消磨时光的方式,却也无法带给他真正的安慰。

接下来的"落壁灯花碎,飘窗雪片粗"则用了对比的手法,描绘出室内外两个不同世界的景象。灯火在夜晚闪烁,虽然温暖,但终究是脆弱的;窗外飘落的雪花,则是寒冷与孤独的象征。

最后两句"煮茶烧栗兴,早晚复围炉"展现了诗人寻找生活中的一点小确幸和安慰。即使是在简单的日常活动中,如煮茶、烤栗,也能找到一丝生存的喜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深刻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生活细节的铺陈,传递出了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对于时代与命运的无奈。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舟中望九华山

排空苍翠异,辍棹看崔嵬。

一面雨初歇,九峰云正开。

当时思水石,便欲上楼台。

隐去心难遂,吟馀首懒回。

僧休传紫阁,屏歇写天台。

中有忘机者,逍遥不可陪。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庐山

控厌浔阳景,崔嵬古及今。

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湓浦春烟列,星湾晚景沈。

图经宜细览,题咏卒难任。

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

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峭拔推双剑,清虚数二林。

白莲池宛在,翠辇事难寻。

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

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玄鹤传仙拜,青猿伴客吟。

泉通九江远,云出几州阴。

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

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和友人喜雪

腊雪频频降,成堆不可除。

伴吟花莫并,销瘴药何如。

谢女诗成处,袁安睡起初。

深迷樵子径,冷逼旅人居。

惹砌催樽俎,飘窗入簿书。

最宜楼上望,散乱满空虚。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庭苇

品格清于竹,诗家景最幽。

从栽向池沼,长似在汀洲。

玩好招溪叟,栖堪待野鸥。

影疏当夕照,花乱正深秋。

韵细堪清耳,根牢好系舟。

故溪高岸上,冷淡有谁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