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蝉

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

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

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

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江边传来第一声声响,美好的岁月已难以挽留。
在高高的树林之上聆听,远远地就能感知到故乡的秋意。
它似乎在催促风摇落树叶,又像在劝说游子返回归舟。
并不是因为新蝉的叫声太过凄苦,而是每年自然都有它自带的忧愁。

注释

江头:江边。
一声起:第一声声响。
芳岁:美好的岁月。
难留:难以挽留。
高林上:高高的树林之上。
遥知:远远地感知。
故国秋:故乡的秋意。
应催:似乎在催促。
风落叶:风摇落树叶。
似劝:像在劝说。
客回舟:游子返回归舟。
新蝉:新出现的蝉。
苦:凄苦。
年年:每年。
自有愁:自然都有它自带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景象和情感,通过对蝉鸣声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故乡之思的愁绪。诗中的“江头一声起”、“高林上”等用语营造出一个空旷而又充满秋意的氛围,蝉鸣声在这里成为了秋天不可或缺的声音象征。

“芳岁已难留”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时光无法挽留的感慨,而“遥知故国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远方家乡之秋的无限思念。这里的“故国秋”不仅是自然界的季节变化,更承载着诗人的深情。

“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一句,则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联想,将风吹落叶比作劝说行人早归,从中可见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往昔生活的留恋。

最后,“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主旨。这里的“不是新蝉苦”可能是在说每年的蝉鸣声虽然不同,但带给诗人的是相同的情感折磨。这一句点出了整首诗的主题:时间流逝,岁月易逝,每到秋天,这些自然界的声音都能唤起诗人的无尽哀愁。

收录诗词(49)

于武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 籍贯:会昌时

相关古诗词

夜与故人别

白日去难驻,故人非旧容。

今宵一别后,何处更相逢?

过楚水千里,到秦山几重。

语来天又晓,月落满城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夜泊湘江

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

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

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孤云

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

洛浦少高树,长安无旧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南游

穷秋几日雨,处处生苍苔。

旧国寄书后,凉天方雁来。

露繁山草湿,洲暖水花开。

去尽同行客,一帆犹未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