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苔纸诗

昔时应春色,引渌泛清流。

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昔日为迎春色,引来绿水在清澈的河流中荡漾。
如今承担着贵重的玉管职责,以文字排列改变如银钩般美妙的书法艺术。

注释

昔时:往日,从前。
应春色:为春天的到来做准备或庆祝春天。
引渌:引导清澈的水。
泛清流:在清水中漂流。
今来:现在,如今。
承玉管:承担或使用珍贵如玉的笔(玉管常指毛笔)。
布字:书写文字,布局文字。
改银钩:改变笔画如同银制的钩子一样优美,比喻书法优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书法材料的变迁感慨。"昔时应春色,引渌泛清流"中,“应春”二字可理解为春日暖阳之下,纸张柔和如同春天的颜色。而“引渌泛清流”则形象地描绘了古人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时的意境,宛如小舟在清澈溪流中悠然前行。

"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表明诗人对现今书法材料的记述。“承玉管”可能暗示笔管用玉制成,而“布字改银钩”则意味着文字如同银钩一般锋利,这里或许是将金屬製筆尖比喻为银钩,形容其锐利。

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时的书写材料和状态,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转变的感慨。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书法艺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收录诗词(22)

薛道衡(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8篇。事迹见《隋书》、《北史》本传

  • 字:玄卿
  • 籍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
  • 生卒年:540~609

相关古诗词

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诗

旌门临古堞,徼道度深隍。

月冷疑秋夜,山寒落夏霜。

遥空澄暮色,清景散馀光。

笳声喧陇水,鼓曲噪渔阳。

沈郁兴神思,眺听发天章。

嵩岱终难学,丘陵徒自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奉和临渭源应诏诗

玄功复禹迹,至德去汤罗。

玉关亭障远,金方水石多。

八川兹一态,万里导长波。

惊流注陆海,激浪象天河。

鸾旗历岩谷,龙穴暂经过。

西老陪游宴,南风起咏歌。

庶品蒙仁泽,生灵穆太和。

微臣惜暮景,愿驻鲁阳戈。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昔昔盐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昭君辞

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

不蒙女史进,更失画师情。

蛾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

专由妾命薄,误使君恩轻。

啼沾渭桥路,叹别长安城。

夜依寒草宿,朝逐转蓬征。

却望关山迥,前瞻沙漠平。

胡风带秋月,嘶马杂笳声。

毛裘易罗绮,毡帐代金屏。

自知莲脸歇,羞看菱镜明。

钗落终应弃,髻解不须萦。

何用单于重,讵假阏氏名。

駃騠聊强食,筒酒未能倾。

心随故乡断,愁逐塞云生。

汉宫如有忆,为视旄头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