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二首(其二)

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

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明月在海上的夜晚吹着冷风,你回到家乡,我像浮萍般漂泊无定。
虽然门前仍有如花的美貌,但无奈的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并不相同。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凄清。
海上风:指海上的夜晚,可能带有离别或远方的意象。
君归:你回家。
泉路:家乡的道路,代指归乡。
我飘蓬:比喻自己像飘浮的蓬草,四处漂泊。
如花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心不同:指情感或内心世界不一致。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哀伤之情的诗。开篇“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两句,描绘出一幅明月照海、风起波涛的壮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亲人或友人的不舍和自己漂泊无定的哀愁。这里的“君归”暗示了一种离别之情,而“我飘蓬”则表现出一种无依无靠的悲凉。

接着,“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两句,则转向了对现实中的美好事物无法共鸣的心境。尽管外表看似美丽,但内心却无法产生共鸣,这种矛盾的情感体验,使得诗人感到无比的凄凉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月亮、海风、大地等自然元素,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无法如愿以偿的心情。这样的主题和表达手法,在唐代诗歌中颇为常见,但赵嘏在此基础上的个人化情感处理,使得这首诗具有独特的情绪色彩。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淮南丞相坐赠歌者虞姹

绮筵无处避梁尘,虞姹清歌日日新。

来值渚亭花欲尽,一声留得满城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喜张濆及第

九转丹成最上仙,青天暖日踏云轩。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婺州宴上留别

双溪楼影向云横,歌舞高台晚更清。

独自下楼骑瘦马,摇鞭重入乱蝉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寒食离白沙

莫惊客路已经年,尚有青春一半妍。

试上方垣望春野,万条杨柳拂青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