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袁州谢秀才所居

主人年少已能诗,更有松轩挂夕晖。

芳草似袍连径合,白云如鸟傍檐飞。

但将竹叶消春恨,莫遣杨花上客衣。

若有前山好烟雨,与君吟到暝钟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主人年纪轻轻就擅长作诗,松轩旁边笼罩着傍晚的阳光。
芳香的草丛像袍子一样覆盖着小路,白云如同鸟儿般在屋檐下飞翔。
只管用竹叶酒消除春天的遗憾,不要让柳絮飘到客人的衣服上。
如果有前山的美景和烟雨,我会陪你吟诗直到夜幕钟声响起再归去。

注释

主人:指诗中的主人公或诗人自己。
年少:年轻。
能诗:擅长写诗。
松轩:种有松树的小屋。
夕晖:傍晚的阳光。
芳草:芳香的草丛。
袍:古代长袍,这里形容草丛的茂密。
径:小路。
合:连接,覆盖。
白云如鸟:形容白云的形状如同飞翔的鸟。
傍:靠近,贴近。
檐:房屋的屋檐。
竹叶:代指竹叶酒。
春恨:对春天逝去的遗憾或失落感。
杨花:柳絮,杨树的种子随风飘散。
上客衣:落到客人的衣服上。
前山:眼前的山。
烟雨:薄雾蒙蒙的雨景。
暝钟:黄昏时寺庙敲响的钟声。
归:回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悠闲的生活情趣。开篇“主人年少已能诗,更有松轩挂夕晖”两句,表明主人不仅年轻有为,而且才能出众,能在松软的轩上享受晚霞的美景。接下来的“芳草似袍连径合,白云如鸟傍檐飞”四字生动地描绘了环境之美,花草如同织就的丝绸一般连接着小径,而白云则像鸟儿一样在屋檐旁边飞翔。

中间两句“但将竹叶消春恨,莫遣杨花上客衣”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情感的抒发。竹叶轻拂,可解春日之愁,而不要让飘落的杨花沾湿行人的衣衫。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流逝、春光易逝的深沉感慨。

最后,“若有前山好烟雨,與君吟到暮钟归”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共同吟咏诗词,直至黄昏时分,一起返回的愿望。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学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主人所居的环境、心境以及与友人的情谊都融入自然之中,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自在。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题淮阴侯庙

满把椒浆奠楚祠,碧幢黄钺旧英威。

能扶汉代成王业,忍见唐民陷战机。

云梦去时高鸟尽,淮阴归日故人稀。

如何不借平齐策,空看长星落贼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

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颍源庙

曾是巢由栖隐地,百川唯说颍源清。

微波乍向云根吐,去浪遥冲雪嶂横。

万木倚檐疏干直,群峰当户晓岚晴。

临川试问尧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裴端公郊居

暂随红旆佐藩方,高迹终期卧故乡。

已近水声开涧户,更侵山色架书堂。

蒲生岸脚青刀利,柳拂波心绿带长。

莫夺野人樵牧兴,白云不识绣衣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