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
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开篇两句“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通过“极目”一词,表达了作者远眺的视角,将眼前的景色比作展开的画屏,从而突出了景致的壮丽与美好。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地理位置的变化(从桃塞到蒲城)描绘得如同一幅连续不断的山水画。
接下来的两句“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则转换了场景,从高远的观察角度转到了具体的生活细节。诗中提到的“滩头鹭”通常指的是站在水边的鹭鸶,它们静立在清澈的溪流旁,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原上人侵落照耕”则描绘了农民在夕阳下继续劳作的情景,突出了农业社会的勤劳与丰收。
诗歌的后半部分“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深厚的情感。飞鸟远去,天际相接;白云朵朵,清新脱俗,这些意象都表达了一种超脱与纯净。而“冯轩尽日不回首”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的眷恋和对历史文化的无限情怀。最后,“楚水吴山无限情”一句,则是诗人心中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故土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历史韵味的画面。
不详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曾是巢由栖隐地,百川唯说颍源清。
微波乍向云根吐,去浪遥冲雪嶂横。
万木倚檐疏干直,群峰当户晓岚晴。
临川试问尧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暂随红旆佐藩方,高迹终期卧故乡。
已近水声开涧户,更侵山色架书堂。
蒲生岸脚青刀利,柳拂波心绿带长。
莫夺野人樵牧兴,白云不识绣衣郎。
南北三年一解携,海为深谷岸为蹊。
已闻陈胜心降汉,谁为田横国号齐。
暴客至今犹战鹤,故人何处尚驱鸡。
归来能作烟波伴,我有鱼舟在五溪。
昔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关一鸟飞。
万里只携孤剑去,十年空逐塞鸿归。
手招都护新降虏,身著文皇旧赐衣。
只待烟尘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