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别子由至奉新作

双鹊先我来,飞上东轩背。

书随好梦到,人与佳节会。

一欢难把玩,回首了无在。

却渡来时溪,断桥号浅濑。

茫茫暑天阔,霭霭孤城背。

青山眊氉中,落日凄凉外。

盛衰岂我意,离合非所碍。

何以解我忧,粗了一事大。

形式: 古风

翻译

两只喜鹊比我早,飞上东窗的屋檐。
书信随着美梦而来,人儿与佳节相逢。
短暂的欢乐难以持久,回头一看已消失无踪。
我再次渡过那条溪流,那是断桥下的浅水滩。
炎热的夏日天空开阔,孤城笼罩在蒙蒙雾气中。
青山在迷茫中,夕阳的余晖洒在凄凉之外。
盛衰并非我所愿,离合并不妨碍我。
如何排解我的忧虑?只求完成一件大事罢了。

注释

双鹊:两只喜鹊。
东轩:东窗。
书随:书信随着。
好梦:美梦。
人与:人儿与。
佳节:佳节。
一欢:短暂的欢乐。
回首:回头。
断桥:断开的桥。
浅濑:浅水滩。
茫茫:广阔无垠。
霭霭:蒙蒙。
青山眊氉:青山在迷茫中。
落日凄凉:夕阳凄凉。
盛衰:兴盛衰败。
离合:分离聚合。
何以:如何。
解我忧:排解我的忧虑。
粗了:完成。
一事大:一件大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双鹊先我来,飞上东轩背。”开篇即以双鹊引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氛围。鹊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吉祥与信息传递,这里它们的出现似乎预示着友人的到来,或是诗人内心对友人思念的一种寄托。

“书随好梦到,人与佳节会。”这里的“书”可能指的是信件或文学作品,而“好梦”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相聚的美好愿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共度佳节,分享欢乐时光的心情。

“一欢难把玩,回首了无在。”这两句流露出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怀念。诗人在此感慨万千地表达了对美好瞬间无法长久享有的哀伤,以及面对过去美好的徒然回望。

“却渡来时溪,断桥号浅濑。”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独自行走于荒废的桥边的孤寂场景。“断桥”象征着中断的往事和不再重逢的友情,而“号浅濑”则增添了环境之美与静谧。

“茫茫暑天阔,霭霭孤城背。”这两句以宏大的景观衬托出诗人的心境。“茫茫暑天阔”描绘了一种广阔而又空旷的夏日天气,而“霭霭孤城背”则是对一座被遗忘的城池的描写,这里的“霭霭”给人以一种淡远和寂静之感。

“青山眊氉中,落日凄凉外。”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凄凉。青山在诗中常象征着长久和永恒,而“眊氉”则表明诗人视线所及之处充满了淡远的情愫。

“盛衰岂我意,离合非所碍。”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聚散变化时的超然态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于生老病死、聚散离合等自然规律的接受与顺应。

“何以解我忧,粗了一事大。”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如何排遣心中忧虑的困惑。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复杂而深沉,他试图寻找一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烦恼,但却又感到无从下手。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重要的是,它以诗人的个人情感为线索,深刻地探讨了人生哲理和对友情、美好时光的珍视。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白塔铺歇马

甘山庐阜郁相望,林隙熹微漏日光。

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蚤稻欲移秧。

迢迢涧水随人急,冉冉岩花扑马香。

望眼尽从飞鸟远,白云深处是吾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其一)思成堂

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

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

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其二)归真亭

旧笑桓司马,今师郑大夫。

不知徂岁月,空觉老楸梧。

祭礼传家法,阡名载版图。

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一)

文举与元礼,尚得称世旧。

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

挂冠不待年,亦岂为五斗。

我歌《归来引》,千载信尚友。

相逢黄卷中,何似一杯酒。

君醉我且归,明朝许来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