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其一)思成堂

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

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

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官府的树林连绵山谷,祠堂的灯光照亮道路角落。
精心饲养的松鼠不惊扰鹿群,助祭的乌鸦已变得温顺。
思乡之梦总在寒食节前起,孙子的啼哭声直到我白发苍苍。
远方可知邻里风俗已变,醉酒的老人谈论着邻里互助之事。

注释

宰树:官府的树林。
山谷:山谷。
祠堂:祭祀祖先的场所。
路隅:道路角落。
触鹿:惊扰鹿群。
助祭:帮助祭祀。
驯乌:温顺的乌鸦。
归梦:思乡之梦。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白须:白发。
邻里化:邻里风俗的变化。
醉叟:喝醉的老人。
争扶:互相扶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和谐画面。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是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场所。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则是在表现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和谐共处的态度,以及对传统祭祀活动的尊重。

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是诗人表达了对家乡、亲情的眷恋之情。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则描绘了一种社会关系和谐、邻里间相互帮助的美好场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勾勒出一个充满温馨、尊重自然与人文传统的乡村生活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和对社会关系的理想化期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其二)归真亭

旧笑桓司马,今师郑大夫。

不知徂岁月,空觉老楸梧。

祭礼传家法,阡名载版图。

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一)

文举与元礼,尚得称世旧。

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

挂冠不待年,亦岂为五斗。

我歌《归来引》,千载信尚友。

相逢黄卷中,何似一杯酒。

君醉我且归,明朝许来否。

形式: 古风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二)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

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

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埃尘。

似闻佚老堂,知是几世孙。

能为五字诗,仍戴漉酒巾。

人呼小靖节,自号葛天民。

形式: 古风

和李太白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余独。

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

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

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