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丘员外还山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

还辞郡邑諠,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久地居于白云之巅,偶尔造访高雅的书斋过夜。
离开喧嚣的城镇,回到泛着碧波的松江边。
在青翠的山岭中构筑小屋,砍柴的声音回荡在幽深的山谷。
同样是山中人,却不知彼此的来往足迹。
珍贵的灵芝并非寻常庭院的杂草,辽远的仙鹤遗落了池塘中的野鸭。
最终还是要挂起官府的门牌,表明自己属于高尚的家族行列。

注释

长栖:长久地居住。
白云表:白云缭绕的地方,代指高山。
暂访:暂时访问。
高斋宿:高雅的书斋,借指隐士的居所。
还辞:离开。
郡邑諠:城镇的喧闹。
归泛:归来泛舟。
松江渌:清澈的松江。
结茅:搭建茅屋。
隐苍岭:隐居在青山之间。
伐薪:砍柴。
响深谷: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同是山中人:同样是在山中隐居的人。
往来躅:来往的足迹。
灵芝非庭草:灵芝不是普通的庭前杂草,喻指非凡的事物。
辽鹤:遥远的仙鹤,象征高洁。
委池鹜:落在池塘中的野鸭,对比普通世俗生活。
终当:终究会。
署里门:挂上官府的门牌,指做官。
一表:表明。
高阳族:高尚的家族,代指有地位的人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告别友人返回山中故居的场景。诗人以平和深远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自在的人物与自然融合图景。长栖白云如同高洁的心境,而暂访高斋宿则表明士人的清高志趣。还辞郡邑諠,归泛松江渌显示了他对俗世的离别和对大自然的向往。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则是山中生活的写照,充满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表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淡然态度,既没有对外界的留恋,也不为世俗所动。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则是用典故表达自己不愿与凡尘为伍,而希望如仙草般超脱红尘,如远鹤一般高飞远离尘嚣。

最后,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诗人表达了对于归隐生活的坚定信念和对家风传承的自豪。整首诗通过山水田园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操,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理想主义与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送令狐岫宰恩阳

大雪天地闭,群山夜来晴。

居家犹苦寒,子有千里行。

行行安得辞,荷此蒲璧荣。

贤豪争追攀,饮饯出西京。

樽酒岂不欢,暮春自有程。

离人起视日,仆御促前征。

逶迟岁已穷,当造巴子城。

和风被草木,江水日夜清。

从来知善政,离别慰友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

郁郁杨柳枝,萧萧征马悲。

送君灞陵岸,紏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

如何从此去,千里万里期。

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

建邦临日域,温燠御四时。

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

富豪虞兴戎,绳墨不易持。

州伯荷天宠,还当翊丹墀。

子为门下生,终始岂见遗。

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

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李十四山东游

圣朝有遗逸,披胆谒至尊。

岂是贸荣宠,誓将救元元。

权豪非所便,书奏寝禁门。

高歌长安酒,忠愤不可吞。

欻来客河洛,日与静者论。

济世翻小事,丹砂驻精魂。

东游无复系,梁楚多大蕃。

高论动侯伯,疏怀脱尘喧。

送君都门野,饮我林中樽。

立马望东道,白云满梁园。

踟蹰欲何赠,空是平生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

二十挥篇翰,三十穷典坟。

辟书五府至,名为四海闻。

始从车骑幕,今赴嫖姚军。

契阔晚相遇,草戚遽离群。

悠悠行子远,眇眇川途分。

登高望燕代,日夕生夏云。

司徒拥精甲,誓将除国氛。

儒生幸持斧,可以佐功勋。

无言羽书急,坐阙相思文。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