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时出处系遭逢,投足山林长物同。
疏食每留佳客坐,缊袍自爱野人从。
开园橡栗群狙喜,满屋诗书五鬼穷。
犹有短琴随白首,兴来一曲鼓松风。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次韵答刘用贞(其三)》。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明时际遇中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坚守。首句“明时出处系遭逢”暗示了诗人对仕途的微妙态度,认为自己的命运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接着,“投足山林长物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选择。
“疏食每留佳客坐,缊袍自爱野人从”描绘了诗人热情待客,即使生活简朴,也乐于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度时光。他珍视书籍,满屋诗书象征着他的学识和精神追求,而“五鬼穷”则以幽默的方式形容书籍之多,也暗示了他对知识的热爱。
最后两句“犹有短琴随白首,兴来一曲鼓松风”展现了诗人老年的闲适生活,即使头发斑白,仍有短琴相伴,每当兴致来时,便弹奏一曲,让松风为之伴奏,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雅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热爱学问的品格,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石径松林入翠微,门人卜此窆空衣。
流沙几日青牛度,沧海千年白鹤归。
山鬼夜惊丹气吐,洞雷晴挟剑光飞。
久知生灭元无碍,目断鸰原下夕晖。
九日重登卧月台,西风愁对菊花开。
空闻玉女宾云曲,不见铜仙白露杯。
葛井丹成龙自化,枫江霜冷雁空哀。
杜陵老去多诗兴,不待尊前急雨催。
乾坤惨淡士林空,又折南山百丈松。
只有骑驴嗔李白,更无覆瓿笑扬雄。
清文金石传来世,高节田园托老农。
他日汉廷兴礼乐,安车不复到闽中。
忆过秋山访隐居,三年怅望信音疏。
共知邻境征徭密,不念斯文老病馀。
易箦恨迟千里驾,成家须护一楼书。
门人蓝涧修文早,不及哀歌共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