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尤]韵

翻译

雨刚刚晴,远处升起暖暖雾气。幽静的小园里繁花落尽。 伸手轻轻摘下一双红豆,低下头,想起了我们生死相隔,不由泪流满面。
人离开了就像这过去的春天容颜不再,繁华易失。拿着酒临溪伤神。就算是有人面桃花,一叶扁舟,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注释

红豆子:即相思树所结之子。
果实成荚,微扁,子大如豌豆,色鲜红或半红半黑。
古人以此作为爱情或相思的象征。
卮酒:古代盛酒的器皿。
酹: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石尤:石尤风,即逆风或顶头风。
桃叶渡:渡口名。
地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因晋王献之于此歌烦其妾桃叶而得名。
后人以此代指情人分别之地,或分别之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末雨后的小院景象,烟雾缭绕,雨后的清新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哀伤。"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这两句写出了雨后天气转暖,花朵凋零,小院显得格外静谧和落寞。

接下来的"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通过摘红豆的动作,表达了离别时的感伤。红豆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相思,主人公低头默默摘红豆,边说着离别的话语,心中涌动的泪水悄然滑落。

"人去似春休",以春天的结束比喻人的离去,暗示了深深的失落。"卮酒曾将酹石尤",借饮酒来祭奠离别,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情感的怀念。"别自有人桃叶渡",桃叶渡是典故,泛指离别的渡口,意味着还有其他人在此处经历同样的离别之苦。

最后两句"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以扁舟在烟波中独自漂泊的形象,寓言了主人公与离别之人各自在不同的环境中承受着相同的愁绪。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深哀愁。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楼令.塞外重九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蟾、空满衾禂。霜落鸟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南歌子.古戍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形式: 词牌: 昭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