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十月见梅一点

清清一点玉,枯枝绝鲜鲜。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

雅如哲君子,觉在群蒙先。

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清澈如玉的一点光亮,枯枝上显得格外鲜明。
清晰地映照着霜林中的奇异景象,从未见过如此美丽。
它如同高雅的智者,总能先于众人察觉事物。
把它放在桌案之上,令我内心感到清爽舒畅。

注释

清清:形容光亮清澈。
玉:比喻光亮纯洁。
鲜鲜:鲜明、引人注目。
历历:清晰可见。
霜林:经霜的树林。
妍:美丽。
哲君子:智慧而品德高尚的人。
群蒙:众人,大众。
揭之:揭开,展示。
几案:桌案。
洒然:清爽,舒适。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丁未十月见梅一点》,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见到梅花独开的画面。"清清一点玉",将初绽的梅花比作清澈的美玉,形象地展现了其纯洁和娇嫩。"枯枝绝鲜鲜",通过对比枯枝与新花,突出了梅花在荒寒季节中的生机与活力。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霜林中的独特之美,它的出现仿佛是一种奇迹,令人惊叹。"雅如哲君子",诗人又将梅花比喻为高雅的君子,暗示其品格高尚,超凡脱俗。"觉在群蒙先",表达了梅花在万物尚未苏醒时就独自绽放,引领着春天的到来。

最后两句"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诗人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看到这梅花,心中顿感清爽舒畅,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绘,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赞美以及对坚韧生命力的敬仰。

收录诗词(212)

陈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月十一夜纪候

春光正浓二三月,气候不作春和柔。

白昼炎炎若盛夏,半夜凄凄如老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久不雨

草庐卧龙目未开,岩溪作霖手未抬。

苍生望望亦劳尔,霶霈甘泽从何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忆李友叔皓三首(其三)

初见即我赠,东京博雅堂。

再见复我和,北窗小梅章。

此物今只存,而人乃云亡。

有时牵龙尾,浓磨发精光。

恍惚金漆交,相与游翰场。

间或展骚轴,熟玩题芬芳。

嶙峋骨鲠语,犹能动刚肠。

触物即君感,感物复君伤。

藏之不敢轻,于以无君忘。

嗟嗟岂无朋,知心鲜其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忆李友叔皓三首(其二)

君资盖清湛,君气亦温暇。

厌渠市利嚣,向我访清洒。

卑渠世学陋,就我咨纯雅。

肺肠无胶轕,襟怀悉倾写。

谈义信即笃,不以吾言野。

箴过听益敬,不以吾为讶。

授之关洛编,昼夜阅不舍。

窃喜得良朋,可与结仁社。

同驱入德车,共策适善马。

胡此会乖违,使我闻陋寡。

嗟嗟今而后,讵见斯人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