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适大水

高安昔到岁方闰,大水初去城如墟。

危谯堕地瓦破裂,长桥断缆船逃逋。

漂浮隙穴乱群蚁,奔走沙砾摧嘉蔬。

里闾破散兵火后,饮食敝陋鱼虾馀。

投荒岂复有便地,遇灾祗复伤羸躯。

人言西有蛟蜃穴,闰年每与风雷俱。

漫沟溢壑恣游荡,倾崖拔木曾须臾。

鸡豚浪走不复保,老稚裸泣空长吁。

滞留再与兹水会,沦胥未哂斯民愚。

人生所遇偶然耳,得失何用分锱铢。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昔日来到高安那年是个闰年,洪水过后城市如同废墟。
危楼倒塌,瓦片破裂,长桥断裂,船只逃窜。
洪水泛滥,如同蚁群乱舞,冲毁了田间的佳蔬。
战乱之后,村落破败,人们只能以残余的鱼虾充饥。
流亡他乡,哪里还有安稳之地?灾难中只伤及弱小身躯。
人们传言西方有蛟蜃出没,闰年常伴风雨雷电。
洪水肆虐,沟壑满溢,山石树木瞬间倾倒。
家禽家畜四处逃散,老少无助哭泣,空自哀叹。
再次遭遇洪水,百姓困苦,无人嘲笑他们的愚昧。
人生际遇多是偶然,得失无需过于计较。

注释

高安:地名。
大水:洪水。
墟:废墟。
危谯:危楼。
瓦破裂:瓦片破碎。
长桥:大桥。
逃逋:逃跑或逃避。
隙穴:缝隙。
群蚁:比喻众多。
嘉蔬:好菜蔬。
兵火:战争。
鱼虾馀:剩余的鱼虾食物。
投荒:流亡荒野。
便地:适宜居住的地方。
蛟蜃穴:传说中的怪兽出没之处。
闰年:每四年一次的闰月。
漫沟溢壑:洪水泛滥。
倾崖拔木:山石树木被冲倒。
鸡豚:家禽家畜。
空长吁:徒然叹息。
滞留:停留。
沦胥:一同沉沦。
斯民:这些百姓。
愚:愚蠢。
偶然:意外。
分锱铢:细小的差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王适大水》,描绘了高安地区遭受洪灾后的惨状。诗人以闰年的特殊背景开篇,形象地描述了洪水过后城市如同废墟,城墙上的高楼倾倒,桥梁断裂,船只逃离。洪水泛滥,如同群蚁乱窜,连食物都被冲毁,人们生活困苦,物资匮乏。灾后社会秩序混乱,百姓流离失所,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无助哭泣,令人痛心。

诗人感慨万分,认为这样的灾难是偶然的不幸,人们在灾难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得失无足轻重。他提到当地流传的说法,认为闰年常伴有蛟蜃作怪,加剧了水患。洪水肆虐,连鸡豚也无法自保,人们只能徒然叹息。诗人以“滞留再与兹水会,沦胥未哂斯民愚”表达了对灾民的同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的遭遇往往无法预料,不必过于计较得失。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其一)

井底屠酥浸旧方,床头冬酿压琼浆。

旧来喜与门前客,终日同为酒后狂。

老大心情今已尽,尘埃鬓发亦无光。

江南留滞归何日,万里逢春思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其一)

新竹依墙未出寻,墙东桃李却成林。

池塘草长初饶梦,村落莺啼恰称心。

江满船头朝欲转,泥融屐齿莫尤深。

闭门怜子成书癖,试买村醪相伴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王适兄弟送文务光还陈

三君皆亲非复客,执手河梁我心恻。

倚门耿耿夜不眠,挽袖匆匆有难色。

君归使我劳魂梦,落叶鸣阶自相拥。

君家西归在新岁,此行未远心先恐。

故山万里知何许,我欲因君亦归去。

清江彷佛钓鱼船,修竹平生读书处。

青衫白发我当归,咀噍式微惭古诗。

少年勿作老人调,被服荣名慰所思。

形式: 古风

次韵王适细鱼

群鱼一何微,仅比毛发大。

嬉游极草草,鬓鬣自个个。

造物赋群形,偶然如一唾。

吞舟虽云巨,其乐不相过。

若言无性灵,还知避船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