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适兄弟送文务光还陈

三君皆亲非复客,执手河梁我心恻。

倚门耿耿夜不眠,挽袖匆匆有难色。

君归使我劳魂梦,落叶鸣阶自相拥。

君家西归在新岁,此行未远心先恐。

故山万里知何许,我欲因君亦归去。

清江彷佛钓鱼船,修竹平生读书处。

青衫白发我当归,咀噍式微惭古诗。

少年勿作老人调,被服荣名慰所思。

形式: 古风

翻译

三位朋友不再是过客,河边告别我内心悲切。
倚着门框夜不能寐,挽起衣袖表情凝重难以启齿。
你的离去让我魂牵梦绕,落叶声中仿佛与你相拥。
新年之际你踏上归途,虽然路不远,我却已心生恐惧。
遥远的故乡在何方,我想随你一同归乡。
清江上似见钓鱼舟,竹林是我一生读书之地。
青衫白发我该回归,感叹时光荏苒,愧对古人的诗篇。
年轻人啊,别学老者的口吻,荣耀和名声能安慰我们的思念。

注释

三君:三位朋友。
非复客:不再是过客。
河梁:河边。
我心恻:我内心悲切。
倚门:倚着门框。
耿耿:夜不能寐。
挽袖:挽起衣袖。
难色:难以启齿的表情。
君归:你的离去。
劳魂梦:魂牵梦绕。
落叶:落叶声。
相拥:仿佛相拥。
新岁:新年。
心先恐:心生恐惧。
故山:故乡。
何许:在何处。
修竹:修长的竹林。
读书处:读书之地。
青衫白发:青衫白发的我。
式微:时光荏苒。
少年:年轻人。
老人调:老者的口吻。
被服荣名:荣耀和名声。
慰所思:安慰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王适兄弟送文务光还陈》。诗人以送别友人文务光回乡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三君皆亲非复客”描绘了与友人关系亲密,不再是过往的客人;“执手河梁我心恻”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内心的悲痛。“倚门耿耿夜不眠,挽袖匆匆有难色”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和担忧。

“君归使我劳魂梦,落叶鸣阶自相拥”运用了落叶的意象,寓言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自己孤寂无伴的生活。“君家西归在新岁,此行未远心先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程虽不远但仍心生恐惧,担心他的归途。

“故山万里知何许,我欲因君亦归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向往,希望也能跟随友人一同归乡。“清江彷佛钓鱼船,修竹平生读书处”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读书时光,那是诗人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最后,“青衫白发我当归,咀噍式微惭古诗”感慨岁月流逝,自己年华老去,感到羞愧未能如古人般有所建树。“少年勿作老人调,被服荣名慰所思”劝诫年轻人不要过早沉溺于老年的心态,应追求荣誉和名声,以慰藉彼此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适细鱼

群鱼一何微,仅比毛发大。

嬉游极草草,鬓鬣自个个。

造物赋群形,偶然如一唾。

吞舟虽云巨,其乐不相过。

若言无性灵,还知避船柂。

形式: 古风

次韵王适雪晴复雪二首(其一)

骄阳得一雪,逾尺应更好。

晨兴视窗隙,惊见晴霞杲。

九衢无停迹,狼籍须一扫。

空馀浩然气,凛凛接清昊。

馀寒薄虚室,一静解群燥。

晨炊晚未供,客馈惭草草。

试脱身上衣,行问酒家保。

孤吟击槁木,大笑称有道。

人生但如此,富贵何用祷。

所思独未见,耿耿属怀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次韵王适雪晴复雪二首(其二)

同云自成幄,飞雪来无根。

一为清风卷,坐见东方暾。

重阴偶复合,飞霰满南轩。

油然青春意,已见出土萱。

老病一不堪,惟恃浊酒温。

开户理松菊,扫荡无遗痕。

卷舒朝夕间,谁识造化元。

乾坤本何施,中有神怪奔。

万物极毫末,颠倒何足掀。

老农但知种,荷锄理南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次韵王适游真如寺

江上春雨过,城中春草深。

扰扰市井尘,悠悠溪谷心。

东郊大愚山,自古薝卜林。

微言久不闻,坠绪谁当寻。

道俗数百人,请闻海潮音。

斋罢车马散,万籁俱消沉。

新亭面南山,积雾开重阴。

萧然偶有得,怀抱方愔愔。

我坐米盐间,日被尘垢侵。

不知山中趣,强作山中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