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国色宜炎夏,宫装染绛纱。
苍崖陆浑火,朱景赤城霞。
颜驻留琼蕊,丹成咽日华。
东山旧游处,遥忆武陵家。
这首诗描绘了石榴花在炎炎夏日绽放的美丽景象,以及其独特的色彩与香气。诗人以“国色”形容石榴花的绝世之美,将其比作皇宫中的红色丝绸,渲染出一种华贵而神秘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苍崖陆浑火”和“朱景赤城霞”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石榴花在岩石间燃烧般的红艳与霞光中绽放的壮观景象。
“颜驻留琼蕊,丹成咽日华”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石榴花的美丽与生命力比作仙界的琼蕊和丹药,暗示其不仅美丽,还蕴含着长寿与永恒的意义。最后,“东山旧游处,遥忆武陵家”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这首《石榴花》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石榴花的独特魅力及其所承载的深刻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不详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学问非干禄,宦游端为贫。
生惭挽船令,羞杀采芝人。
求牧知平陆,无浆卖棘津。
读书心愧否,何日是来春。
上蔡游公子,真情本自愚。
五刑身具论,七罪法当诛。
逐兔踪牵狗,亡秦效击胡。
明功与周召,为问骊山徒。
酣睡忽惊觉,空床秋气清。
四垂来雨脚,万壑涨滩声。
飞洒穿戎幕,凄凉怅旅情。
缇幢高卧者,应更薄书生。
左角语争战,南柯闻大奔。
胡为控弦去,犹有覆车存。
行客应贪路,边城不闭门。
夜眠思往旧,空泪湿床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