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绿牡丹》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绿牡丹的风姿与神韵。
首句“翠云承盖上流苏”,以翠绿的云彩比喻牡丹的叶子,仿佛是承载着华美的盖顶,流苏则象征着轻盈的装饰,形象地描绘了绿牡丹的高雅与华贵。接下来,“青帝移春画槛隅”一句,将绿牡丹置于春天的画框之中,青帝代表春季的主宰,暗示绿牡丹在春日里绽放的美丽景象。
“笑杀小家空比玉,若非金谷漫藏珠”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赞美绿牡丹的非凡之美,不仅超越了那些平凡的花朵,即使是在金谷园这样的富贵之地,也难以找到与其相媲美的珍宝。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典故,金谷园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藏有无数珍宝,以此来衬托绿牡丹的珍贵与独特。
“鸭头池照秾芳没,螺子眉分黛色孤”描绘了绿牡丹在池水映照下的美丽姿态,仿佛鸭头的颜色,浓艳而鲜明。同时,将绿牡丹的花瓣比作螺子眉,即螺形的眉毛,进一步强调了其独特的形态美。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光影与绿牡丹本身的色彩对比,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最后,“凝碧胜游丝管歇,独留花影满春芜”表达了绿牡丹在春日中虽已凋零,但其留下的花影却充满了整个春天的荒芜之地,寓意着绿牡丹虽短暂,却留下了永恒的美丽印象。这一句既是对绿牡丹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万物更迭的感慨。
整体而言,《绿牡丹》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刻画了绿牡丹的美丽与独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