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牡丹

彩笔分妍映绮罗,春阴秾蔼淡相和。

玄蜂照蕊花房暗,铁笛横尘暮色多。

索何乌衣人入梦,影蛾墨海月生波。

沉香亭畔休频倚,谁辨云鬟镜里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墨牡丹》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以墨牡丹为题,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彩笔分妍映绮罗”,以彩笔描绘出牡丹的美丽,与华丽的丝绸相互映衬,展现出牡丹的华贵与艳丽。接着,“春阴秾蔼淡相和”一句,描绘了春天的阴云与牡丹的浓密花朵和谐共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玄蜂照蕊花房暗”中,“玄蜂”指的是黑色的蜜蜂,它们在花房中忙碌地采蜜,使得原本暗淡的花房因蜜蜂的活动而显得生动起来。“铁笛横尘暮色多”则通过比喻,将暮色比作横跨在尘土之上的铁笛,形象地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色,给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感觉。

“索何乌衣人入梦”一句,借用了“乌衣巷”的典故,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仿佛那些曾经繁华的乌衣巷人,如今已化作梦境中的回忆。“影蛾墨海月生波”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梦境般的意境,将月光下的影子比作在墨海中荡漾的波浪,既神秘又富有诗意。

最后,“沉香亭畔休频倚,谁辨云鬟镜里过”两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易逝。沉香亭畔,是诗人想象中的一个静谧之地,人们在这里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然而,时光如流水,谁又能真正辨认出镜中那转瞬即逝的云鬟呢?

整首诗通过对墨牡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白牡丹(其一)

露浥瑛瑶绝代姿,三千粉黛妒蛾眉。

浓芳隔幌摇云母,艳质惊人对雪儿。

壁月长圆休秉烛,银毫一色误题诗。

新声漫入梨园奏,舞罢霓裳总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白牡丹

素质倾城迥绝俦,纷纷红紫自含愁。

入宫洗尽三千黛,无雪光摇十二楼。

姑射仙姿回绰约,玉堂人物见风流。

诗成压倒诸元白,徙倚银毫写未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红牡丹

朱门花月倚春宵,占尽风光赤板桥。

艳曲双声歌绛树,佳期一品冠红绡。

珊瑚照座敲疑折,彤管填词醉未消。

似有群仙下琼岛,丹楼五色上霞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芍药

婪尾春深艳未收,画阑娇冶占风流。

尽教微谑回红黛,怕说将离易白头。

含笑花前挑郑女,多情月下梦杨州。

嫣然一顾当阶影,消尽词人万古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