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先辈湘中回惠示卷轴

少小即怀风雅情,独能遗象琢淳精。

不教霜雪侵玄鬓,便向云霄换好名。

携去湘江闻鼓瑟,袖来缑岭伴吹笙。

多君百首贻衰飒,留把吟行访竺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年幼时就心怀风雅之情,独自能超越表象雕琢文章的精髓。
不让霜雪侵染他乌黑的鬓发,早早地在高远的天空下换来了美名。
携带诗作前往湘江仿佛听到鼓瑟之音,袖中带着诗篇好似伴随缑岭的笙歌。
多亏您赠予的百首佳作慰藉我这衰颓之心,让我握卷行走间探访竺卿的雅趣。

注释

少小:年幼的时候。
风雅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之情。
遗象:超越外在形式。
琢淳精:精心雕琢文章的内在精髓。
霜雪:比喻岁月的侵蚀。
玄鬓:黑色的鬓发,代指青春。
云霄:高远的境界,比喻名声显赫。
好名:美好的名声。
湘江:中国湖南的河流,这里代指文学氛围浓厚之地。
鼓瑟:弹奏瑟,比喻高雅的文艺活动。
缑岭:地名,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地,这里象征仙境。
吹笙:吹奏笙,同样象征高雅的音乐享受。
多君:多亏您。
百首:指大量的诗作。
贻:赠送。
衰飒:衰老、颓唐的心情。
竺卿:可能指代某位文人或朋友,这里象征文学上的知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追求高洁品格的态度。"少小即怀风雅情,独能遗象琢淳精"表明诗人自幼便有高雅的情操,与常人不同,他能够在平凡中见出不平凡的气质。这两句显示了诗人个性中的独立和卓越。

"不教霜雪侵玄鬓,便向云霄换好名"意味着诗人希望保持纯洁,不让世俗的尘埃蒙蔽自己的头发(这里比喻为“霜雪”),而是向往着高尚的精神追求,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一个美好的名字。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名节的重视和对永恒价值的渴望。

"携去湘江闻鼓瑟,袖来缑岭伴吹笙"则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音乐之乐的场景。这里的“携去”和“袖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间的情感交流和艺术共鸣的珍惜。

最后两句"多君百首贻衰飒,留把吟行访竺卿"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他愿意写下许多诗篇作为礼物赠送给朋友,同时也希望能够保有这份情谊,常去探望那位名叫竺卿的朋友。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不离不弃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音乐艺术的描绘,以及对高洁品格和深厚友情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崇尚高雅的情怀。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谢王秀才见示诗卷

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

后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

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

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谢王拾遗见访兼寄篇什

竹里安禅处,生涯一印灰。

经年乞食过,昨日谏臣来。

愧把黄梅偈,曾酬白雪才。

因令识鸟迹,重叠在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谢王詹事垂访

鸟外孤峰未得归,人间触类是无机。

方悲鹿轸栖江寺,忽讶轺车降竹扉。

王泽乍闻谭涣汗,国风那得话玄微。

应惊老病炎天里,枯骨肩横一衲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谢主人石笋

西园罢宴游,东阁念林丘。

特减花边峭,来添竹里幽。

忆过阳朔见,曾记大湖求。

从此频吟绕,归山意亦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