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

山绕楼台出,溪通里闬斜。

曾为谢客郡,多有逐臣家。

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

题书报贾谊,此湿似长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群山环绕,楼台耸立而出,小溪曲折流淌,穿过里巷倾斜而过。
此地曾是谢灵运任职之郡,多有遭贬逐之臣的居所。
清晨时分,海上的水汽化为蒙蒙细雨,傍晚时分,江天交融,云霞灿烂。
题诗寄语告知友人贾谊,此处的湿润气候就如同他曾经谪居的长沙一般。

注释

山:山脉,山体。
绕:环绕,围绕。
楼台:指高大的楼阁与台榭,常用于形容古代建筑。
出:突出,耸立。
溪:小河,小溪。
通:连通,穿过。
里闬:古时对乡里、街巷的称呼,闬指街巷的门。
斜:这里指小溪流经的路径曲折倾斜。
曾为:曾经是。
谢客:指谢灵运,南朝宋时期著名诗人,曾任永嘉太守等职。
郡:古代行政区域名称,相当于现在的地区或地级市。
逐臣:被贬谪、放逐的官员。
家:指这些官员在当地的居所。
海气:海上形成的水汽,雾气。
朝:早晨,清晨。
成雨:形成雨水,降雨。
江天:江面上的天空,江与天的景象。
晚:傍晚,黄昏。
作霞:呈现霞光,云霞灿烂。
题书:写信,题诗,以书信或诗词形式表达意思。
报:告知,通知。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曾因遭谗言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此湿:这里潮湿的气候条件。
似:像,如同。
长沙:指贾谊曾经谪居的地方,即长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山水田园生活场景。开头两句"山绕楼台出,溪通里闬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示了一个幽深曲折、山环水绕的美丽所在。"曾为谢客郡,多有逐臣家"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的眷恋和怀旧之情,感慨于往昔辉煌的谢安城如今变得冷落,只剩下一些追随官员的住宅。

接下来两句"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换,从潮湿的海洋气息到细腻的雨丝,再到傍晚时分江边形成的彩霞。最后两句"题书报贾谊,此湿似长沙"则是诗人通过写信给朋友表达自己的情怀,感叹目前所处之地的湿润环境,与古代的长沙相似。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淡远,充满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沉情感。

收录诗词(18)

张子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襄阳人(今属湖北),又名张五。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 生卒年:712

相关古诗词

泛永嘉江日暮回舟

无云天欲暮,轻鹢大江清。

归路烟中远,回舟月上行。

傍潭窥竹暗,出屿见沙明。

更值微风起,乘流丝管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贬乐城尉日作

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溪。

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

地暖花长发,岩高日易低。

故乡可忆处,遥指斗牛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苏倩游天台

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

江鸥迎共狎,云鹤待将飞。

琪树尝仙果,琼楼试羽衣。

遥知神女问,独怪阮郎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孟八浩然归襄阳二首(其一)

东越相逢地,西亭送别津。

风潮看解缆,云海去愁人。

乡在桃林岸,山连枫树春。

因怀故园意,归与孟家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