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溪。
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
地暖花长发,岩高日易低。
故乡可忆处,遥指斗牛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远荒凉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溪"两句,以一种略带夸张的手法,形容边疆地处遥远,海洋与河流交错,其间有着不易涉足的险峻溪谷,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孤寂的氛围。
"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两句,则通过动物的声音,进一步加深了边地的荒凉感。虎啸猿啼,不仅增添了景物之声,更暗示着这个地方的野性与危险。
接下来的"地暖花长发,岩高日易低"四字,转而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即便是在这样一个荒凉的地方,春天到来时,大地仍旧温煦,花朵依然盛放,而岩石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愈加巍峨,但随着太阳的落山,一切也迅速归于寂静。
最后两句"故乡可忆处,遥指斗牛西"则是诗人心中的温暖之所。"斗牛"即北斗星中的一颗,古代常用以辨方向。在这里,它成为了诗人远寄思念的媒介。诗人在这荒凉之地,对着那遥不可及的故乡,指向那代表家园方向的星辰,表达了深深的乡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地景物的生动描绘,以及动物声音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既荒凉又充满乡愁的情感氛围。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
不详
襄阳人(今属湖北),又名张五。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
江鸥迎共狎,云鹤待将飞。
琪树尝仙果,琼楼试羽衣。
遥知神女问,独怪阮郎归。
东越相逢地,西亭送别津。
风潮看解缆,云海去愁人。
乡在桃林岸,山连枫树春。
因怀故园意,归与孟家邻。
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
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
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
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
远客襄阳郡,来过海岸家。
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
妙曲逢卢女,高才得孟嘉。
东山行乐意,非是竞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