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闲。
如何趋府客,罢秩见秋山。
疏树共寒意,游禽同暮还。
因君悟清景,西望一开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开篇“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闲”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清晨的白雾与高耸的地势,以及主观的情感—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并未急于参与世俗的纷争,只是悠闲地对待来访的客人,显得从容不迫。
“罢秩见秋山”一句,则将视线转向远处的秋山,通过“罢秩”二字传达了一种停下繁忙事务的心情。秋山之景,更添几分萧瑟与淡远感,反衬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疏树共寒意,游禽同暮还”,则描绘了一个更为具体和生动的自然画面。稀疏的树木在秋风中显得有些萧瑟,而那些归巢的鸟儿与诗人一起感受着日暮的宁静,共同体验着寒意的侵袭。
最后,“因君悟清景,西望一开颜”两句,通过“因君”的提醒,诗人似乎在告诫读者或是对话者,要像自己一样,从自然中获得心灵的净化与平静。西望之举,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释放。而“一开颜”则显示了这种过程带来的内心喜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诗人以其独到的艺术感知,捕捉到了秋日景色的淡远之美,并将这种美好转化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洛京十载别,东林访旧扉。
山河不可望,存没意多违。
时迁迹尚在,同去独来归。
还见窗中鸽,日暮绕庭飞。
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
犹存袖里字,忽怪鬓中丝。
客舍盈樽酒,江行满箧诗。
更能连骑出,还似洛桥时。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
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
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