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觉如居士

觉体如如不变时,能驱万象入毫釐。

毗耶城里无人识,一默雷轰只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当心灵保持如如不动的状态时,能够引导万物进入微小的细节中。
在毗耶城内无人能理解这种境地,只有静默中的震动自己心知肚明。

注释

觉体:指心灵或精神状态。
如如:形容心境空灵、不随外物变化。
不变时:指内心平静、不为外界所动的时候。
万象:万物,一切事物。
毫釐:极小的单位,比喻极其细微之处。
毗耶城:古印度的一个城市,此处可能象征内在的精神世界。
无人识:没有人能理解或察觉。
一默:无声的寂静。
雷轰:比喻强烈的震动或启示。
只自知:只有自己能感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酬觉如居士》,主要描绘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禅定状态的体验。"觉体如如不变时",意指诗人的觉知之体在静寂中保持着恒常不变的状态,如同明镜止水,不随外界事物而动。"能驱万象入毫釐",则表达了他通过禅定之力,能够洞察万物细微之处,将宇宙万象纳入心念之间。

"毗耶城里无人识",毗耶城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世俗世界或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无人识表示他的境界超脱于常人理解之外。"一默雷轰只自知",以雷声比喻内心的震动,这种震动并非外在的喧嚣,而是内在的觉醒,只有诗人自己能深深体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修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独特领悟和超越世俗的理解,体现了禅宗的内观与寂静修行的意境。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僧之金陵

良宵桂月耿中庭,蛩在青莎叶底鸣。

别我寸心如寸铁,不知南国几多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僧归越

露激风抟岸草秋,揽衣何处上兰舟。

无方始是知方者,莫效支师泥沃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僧游台雁

音旨双消不可闻,捲衣南去与谁论。

龙湫水涩石桥滑,得路应敲尊者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归车二首(其二)

得挽归车载老亲,还乡未到巳欢欣。

清箫送月山中夜,绿酒看花野外春。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