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薛大臂鹰作

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寒冬腊月来临,鹰的羽毛只剩七八成。
我告诉燕雀不要嘲笑,因为鹰自有广阔的天空任它翱翔。

注释

寒楚:寒冷而凄凉。
十二月:冬季的最后一个月。
苍鹰:大型猛禽,象征力量和自由。
八九毛:形容鹰的羽毛大部分已脱落。
寄言:传达信息或劝告。
燕雀:小型鸟类,常比喻平凡之人。
莫相啅:不要互相嘲讽。
云霄:高空。
万里:极远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寥落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志向。

“寒楚十二月”四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严寒季节的氛围,其中“楚”字不仅指寒冷,更含有萧瑟之意。接着,“苍鹰八九毛”则描写了一只老鹰,它的羽毛已呈现出苍白色,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沧桑。

“寄言燕雀莫相啅”一句中,“燕雀”比喻那些凡俗之人,而“莫相啅”则是诗人对他们的警告或劝诫,意味着不要互相争斗、攀比。这里,鹰和燕雀的差异象征了高下贵贱,也映射出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的超然态度。

最后,“自有云霄万里高”一句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与追求。“云霄”指的是云端,而“万里高”则形容一种遥远而又崇高的状态。这里,诗人通过鹰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想要超脱尘世,飞翔于精神世界的愿望。

整首诗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独有的感悟与把握。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东平路中遇大水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

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畴。

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

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

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

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

室居相枕藉,蛙黾声啾啾。

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

农夫无倚着,野老生殷忧。

圣主当深仁,庙堂运良筹。

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

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

纵怀济时策,谁肯论吾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东平路作三首(其一)

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

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

蝉鸣木叶落,兹夕更愁霖。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东平路作三首(其二)

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

今日无成事,依依亲老农。

扁舟向何处,吾爱汶阳中。

形式: 古风

东平路作三首(其三)

清旷凉夜月,裴回孤客舟。

渺然风波上,独爱前山秋。

秋至复摇落,空令行者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