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江上》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描绘了江边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
首句“空江望不极,长天净碧漪”,开篇即展现出一幅辽阔无垠的江景图。空旷的江面望不到尽头,长天与碧波相接,一片宁静而清澈的景象。这里的“碧漪”不仅指水面的波纹,也暗含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赞美。
接着,“客心聊共远,江路浩难期”,诗人将自己的思绪融入这广阔的江景之中。他以“客心”自喻,表达出一种漂泊在外、难以归家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远方未知的向往。
“霜叶纷辞树,流莺未上枝”,这两句描绘了季节更替的景象。霜叶飘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流莺未上枝,则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最后,“及早还乡井,芳菲正此时”,诗人表达了希望尽快回到家乡,享受春光的美好愿望。这里的“芳菲”既指春天的花卉,也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庭、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综上所述,《江上》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中美好时刻的珍惜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