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其六)玄机

迥出三乘不假修,别传一句普天收。

扬眉早是相轻忽,妙得无心了便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翻译

它超越了佛教三乘教法无需特别修炼
独特的一句话被普天下的人接受

注释

迥出:超出。
三乘:佛教中的三个主要派别(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不假修:无需特别修炼。
别传:特殊传授或独特的见解。
普天:全世界,普遍。
相轻忽:轻视或忽视。
妙得:精妙地领悟到。
无心:自然而然,不刻意。
了便休:达到理解后就停止追求。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十玄谈(其六)玄机》,作者为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印肃。诗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对佛法玄理的独特理解和体验。"迥出三乘不假修"表达了诗人认为这种玄机超越了佛教传统的三乘教法,无需额外修行即可领悟。"别传一句普天收"则强调这一玄机并非寻常教义,而是通过特殊的方式传达,能被普天众生所接受。

"扬眉早是相轻忽"暗示了世人往往对这种高深的玄机视而不见或轻视,未能真正重视。最后两句"妙得无心了便休"则揭示了关键在于无心而自然领悟,一旦领悟到这个"无心"的境界,就达到了修行的终点,可以停止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深刻的禅意,强调了佛法中的顿悟和直指人心的教法,鼓励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体验这种超越形式的真理。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颂十玄谈(其一)回机

涅槃城里尚犹危,亲到灵山未足奇。

见佛忘知无我所,六根常动转阿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十玄谈(其八)回机

再三捞摝始方知,捉影逃形也太痴。

千眼大悲分得半,维摩老汉始全提。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十玄谈(其三)回机

权挂垢衣云是佛,释迦也似偷空贼。

忽然捉败不相饶,丹霞火里纯金色。

形式: 偈颂 押[职]韵

颂十玄谈(其八)尘异

莫向如来行处行,一身堕落万寻坑。

人神百亿扶难起,耳不闻声目似盲。

形式: 偈颂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