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十一)

未仕每愿仕,既仕复思归。

了知归来是,宜悟求仕非。

干禄本为贫,元非慕轻肥。

已昧好为戒,复贻素餐讥。

时艰士失业,十家九寒饥。

岂无禹稷思,力薄愿乃违。

吾门可罗雀,载酒人来稀。

下考劣已书,归心疾如飞。

眷言长途马,老矣思脱鞿。

昼短歌意长,式微兮式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仕途的反思。开篇便点明了人生在仕与归之间的矛盾,既有对仕途的向往,也有对归乡的眷恋。诗中“干禄本为贫,元非慕轻肥”两句,显示出诗人对于金钱地位的清醒认识,不羡慕不正之财。

“时艰士失业,十家九寒饥”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困顿和个人仕途上的挫折。紧接着,“岂无禹稷思,力薄愿乃违”表达了诗人虽然有归乡的愿望,但由于能力有限,无法实现。

“吾门可罗雀,载酒人来稀”一句,通过对家门冷清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下文“下考劣已书,归心疾如飞”则表达了诗人迫切的归乡心情。

结尾部分,“昼短歌意长,式微兮式微”通过对日光短暂与歌意深远的对比,抒写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快事的无常感慨。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淡然若失的情绀,透露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以及对往昔时光的回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归乡和平静生活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三)

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

一官仅供口,康济不在吾。

秋风方戒寒,正道日荒芜。

行矣且归耘,寸田聊自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一)

自我来溧阳,四见木叶秋。

泮宫久敝漏,量力完且修。

幸然土木备,及此工役休。

巍巍大成殿,势与邹鲁侔。

圣贤日云迈,可以遗象求。

扪心了无怍,一扫筑舍谋。

咫尺三茅山,乃独欠此游。

且须归去来,速为营菟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四)

江海寄孤篷,飘飘一鸥似。

汲汲谋稻粱,欲去行且止。

渊明真达者,解印如脱屣。

五斗何足云,可但折腰耻。

我尝慕其人,出仕亦漫尔。

客行入岁晏,田稼逢水毁。

逝者既如斯,吾属可去矣。

肯负白鸥盟,西湖钓秋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五)

早从方外游,志不在婚宦。

采薇陟西山,采藻涉南涧。

拄杖仅过眉,短衣不掩骭。

一为火宅累,渐觉有忧患。

难任臣朔饥,俯就博士慢。

大胜国子师,三年腹藜苋。

栖迟行路难,坚忍为客惯。

昔为泛泛凫,今为嗷嗷雁。

幸免箠楚虑,官事粗易办。

曷不归孤山,梅花腊前绽。

形式: 古风 押[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