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的楼台尽入眼底。一个人躺在帷帐之中,无人相伴。双眉上还是旧愁,心中又添了新愁。
转身起来,坐在窗前,眼前不时有流萤飞过。抬着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不忍变圆满。

注释

榭:建于高台或水面(或临水)之木屋。
凤帏:闺中的帷帐。
蛾:眉毛。
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
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
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颦:作动词为皱眉,作形容词为忧愁。
绣户:解释华丽的居室,多指女子的住所。
疏萤:指萤火点点,忽明忽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静谧画面,诗人在山亭水榭间感受着秋意的萧瑟与孤寂。"凤帘寂寞无人伴"一句,凸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愁闷一番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而"双蛾只旧颦"则是对这种情感的形象化描述,双蛾可能象征着思绪或忧虑,只留下旧时的皱褶。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一句,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站立于精致的窗前,看着偶尔穿过的萤火虫,这种宁静而又微弱的光线似乎给了诗人一些慰藉。

最后两句"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则是对夜晚明月的感激之情。月亮似乎在关照着诗人的孤独,而诗人也因为这份关怀而不忍心让这一夜快快过去。这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留恋,也映射出他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远幽独的情怀,以及对孤独时光的珍惜。

收录诗词(367)

朱淑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 号:幽栖居士
  •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约1135~约1180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一)秋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

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谒金门(其一)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鹊桥仙.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