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吏身拘绊同疏属,俗眼尘昏甚瞽矇。
辜负终南好泉石,一年一度到山中。
此诗《游鄠山诗十二首·白云道中》由宋代诗人程颢所作,通过“吏身拘绊同疏属,俗眼尘昏甚瞽矇”两句,描绘了官场束缚与世俗眼光的沉重,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接下来的“辜负终南好泉石,一年一度到山中”则流露出诗人对终南山美景的热爱与珍惜,每年一次的登山之旅,是对心灵解脱与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摆脱官场束缚、亲近自然、寻求精神寄托的普遍情感。程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在面对社会压力时的内心挣扎与最终选择回归自然的心路历程,体现了宋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学者称明道先生。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身劳无补公家事,心冗空令学业衰。
世路崄巇功业远,未能归去不男儿。
仙掌远相招,萦纡渡石桥。
瞑云生涧底,寒雨下山腰。
树色千层乱,天形一罅遥。
吏纷难久驻,回首羡渔樵。
闻说猕猴性颇灵,相车来便满山迎。
鞭羸到此何曾见,始觉毛虫更世情。
轰雷叠鼓响前峰,来自彤云翠蔼中。
洞壑积阴成气象,鬼神凭暗弄威风。
喷崖雨露千寻湿,落石珠玑万颗红。
纵有虬龙难驻足,还应不是旱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