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三层楼

瘦筇支我上高寒,风露凄清酒力悭。

千里人邀千里月,一重楼见一重山。

筵前飞雪喷焦遂,槛外行云遏小蛮。

便好翻身驾黄鹄,直将情枉扣天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瘦弱的竹杖支撑我攀登高高的寒岭,清冷的风露使我酒力不足。
千里之外的人邀请着千里之遥的明月,一层层楼阁映照出层层叠叠的山峦。
宴席前雪花纷飞如焦遂般狂舞,栏杆外行云阻拦了似小蛮般的轻盈。
此刻我愿立即翻身上乘黄鹤,直接向天宫传达我的深情。

注释

瘦筇:形容竹杖细瘦。
高寒:高峻寒冷的地方。
风露:指夜晚的风和露水。
酒力悭:酒力不济。
千里人:远方的朋友。
千里月:象征远方的思念或团圆。
一重楼:一层层的楼阁。
一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峦。
飞雪喷焦遂:形容飞舞的雪花像焦遂(古代酒名)一样狂烈。
行云:飘动的云彩。
遏:阻挡。
小蛮:古人常用小蛮形容女子轻盈。
翻身驾黄鹄:形容快速飞翔,黄鹄即仙鹤。
天关:天宫的门户,比喻极高的地位或权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凌空飞举的意境。开篇“瘦筇支我上高寒”,通过“瘦筇”这种细弱的比喻,表达了诗人想要攀登更高处的心愿。"风露凄清酒力悭"则写出了在高寒之地感受到的萧瑟和对酒的珍惜。

接下来的“千里人邀千里月,一重楼见一重山”展示了诗人的视野宽广,他不仅邀请远方的人,还能看到远处的月亮,每层楼台都映照着连绵的山脉,展现了一种境界高远的意象。

"筵前飞雪喷焦遂,槛外行云遏小蛮"中,“筵前”可能指的是屋内,而“槛外”则是屋外。这里通过对比室内外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和诗人对此种境况的观察。

最后两句“便好翻身驾黄鹄,直将情枉扣天关”,"黄鹄"通常指的是仙鹤,这里则喻指仙禽。诗人表达了想要像驾驭仙禽一样超脱尘世,直接沟通天界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高洁脱俗的人生追求。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楮衾

霜风剪水作冰花,织出吴绫不用梭。

十幅晓云藏处士,一床秋水浸嫦娥。

直疑天上无青女,却信人间有睡魔。

更向屏山画梅竹,红尘还有此风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游溪西寺

寺觉重游好,僧期后会赊。

青虫彫病叶,白鸟篆平沙。

水瘦石生齿,山寒梅未花。

功名今有待,且谒惠公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登楼晚望

疏雨洗空碧,晚晴人倚楼。

稻花千顷浪,枫叶一帘秋。

远岸明残日,孤村认小舟。

溪山如爱我,相见亦回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登楼晚望

六曲朱阑瞰碧虚,淡烟秋水接平芜。

展开风月添诗料,装点江山归画图。

举足便堪驰驷马,折腰何必问双凫。

当年庾亮今还在,定约楼前醉一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