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赤城中岩寺

浮世师休话,晋时灯照岩。

禽飞穿静户,藤结入高杉。

存没诗千首,废兴经数函。

谁知将俗耳,来此避嚣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翻译

不必再谈论世间纷扰,晋代的灯火照亮了山岩。
鸟儿飞翔穿过宁静的门窗,藤蔓攀缘进入高大的杉木林中。
诗人留存的千首诗篇,记录着时代的兴衰变迁。
又有谁知道,我在此是为了避开尘世的喧嚣与奸佞。

注释

浮世:世俗的纷扰。
师休话:无需谈论世间之事。
晋时:晋朝时期。
灯照岩:灯火照亮山岩。
禽飞:鸟儿飞翔。
静户:安静的门窗。
藤结:藤蔓攀附。
高杉:高大的杉树。
存没:存留和消亡。
诗千首:千首诗篇。
废兴:兴衰。
数函:多卷经书。
谁知:谁能料想。
俗耳:俗人的耳朵。
嚣谗:尘世的喧嚣和奸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人在山中的生活情景。"浮世师休话,晋时灯照岩"表明诗人选择了远离尘世的安静处所,以古代晋时的隐士自比,夜晚借着灯光于岩洞中沉思。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诗人超脱红尘的意境。

"禽飞穿静户,藤结入高杉"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存没诗千首,废兴经数函"显示了诗人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学创作,而且还有着对历史兴亡的深刻领悟。

最后两句"谁知将俗耳,来此避嚣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和逃离,以及希望通过远离是非之地来寻求内心的平静。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充满了淡泊明志与清高脱俗的情怀。

收录诗词(53)

周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太朴。【《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 字:见素
  • 籍贯:福州长乐
  • 生卒年:?—878

相关古诗词

赠大沩和尚

大沩清复深,万象影沈沈。

有客衣多毳,空门偈胜金。

王侯皆作礼,陆子只来吟。

我问师心处,师言无处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赠双峰山和尚

峨峨双髻山,瀑布泻云间。

尘世自疑水,禅门长去关。

茯神松不异,藏宝石俱闲。

向此师清业,如何方可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赠无了禅师

不学世所惜,是何无了公。

灵匡虚院外,虎迹乱山中。

昼夜必连去,古今争敢同。

禅情岂堪问,问答更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赠李裕先辈

晓擎弓箭入初场,一发曾穿百步杨。

仙籍旧题前进士,圣朝新奏校书郎。

马疑金马门前马,香认芸香阁上香。

闲伴李膺红烛下,慢吟丝竹浅飞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