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迪功

徼好年家后,知公月旦先。

宠荣身外物,孝友性中天。

趣自怡堂得,诗从犹子传。

故园遗迹恨,月落早无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美好的年华之后,深知您公正评判在先。
荣耀和恩宠如同身外之物,孝顺与友情源自您的天性。
乐趣从家中自得其乐,诗歌则由侄子传承。
对故乡旧迹充满遗憾,月落时分,哀愁无边无际。

注释

徼好:美好的。
年家:年华。
后:之后。
知:深知。
公:公正。
月旦:评判。
宠荣:荣耀和恩宠。
身外物:身外之事。
孝友:孝顺与友情。
性中天:源自天性。
趣:乐趣。
怡堂:家中自得其乐。
犹子:侄子。
故园:故乡。
遗迹:旧迹。
恨:遗憾。
月落:月落之时。
无边:无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元杰为悼念王迪功所作的挽诗。诗中表达了对王迪功高尚品德的赞扬和对其故去的哀思。

"徼好年家后","徼好"意指美好的声誉,"年家后"可能是指王迪功家族的良好口碑。首句称赞他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知公月旦先","月旦"出自《左传》,意为公正评价,这里表示王迪功在品行评价上总是走在众人之前。

"宠荣身外物","宠荣"指世俗的荣耀,诗人强调这些外在的荣誉并非王迪功的追求,他的品质超越了这些。

"孝友性中天","孝友"即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诗人赞美他内心的孝顺与友爱如同天性一般。

"趣自怡堂得","趣"指情趣,"怡堂"可能是家庭或书房,暗示王迪功的生活情趣源自于家庭的温馨。

"诗从犹子传","犹子"指侄子,表明王迪功的文学才华可能通过侄辈得以传承。

"故园遗迹恨",表达了诗人对王迪功故去后,那些曾经的家园和记忆中的痕迹引发的深深遗憾。

"月落早无边",以月落象征时光流逝,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永久离去的悲痛之情,以及对故园再也无法找回的无尽怀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质朴的挽诗,通过对王迪功品行的赞美和对故园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敬仰和哀思。

收录诗词(123)

徐元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 字:仁伯
  • 号:梅野
  • 籍贯:上饶县八都黄塘
  • 生卒年:1196-1246

相关古诗词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其四)

痛惨哲人痿,愚缠丧母悲。

溯风怀绋路,泣雨写哀词。

学本藏诸用,行皆笃所知。

惟馀经训在,交付有孙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其三)

师承心独切,于道愧无闻。

几载钻坚叹,前年枉教勤。

墨车回可赞,晋鄙善潜薰。

道脉惟其寿,天胡遽丧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其二)

亲养九旬馀,先生寿亦如。

学充淇澳美,训释济南书。

诸老经筵送,俞音宠渥疏。

惜非程子聘,中沮亦时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其一)

薰炙儒先早,朱门授受亲。

去寻颜巷乐,归咏点雩春。

道妙穷精一,心传有省循。

乐天知命者,忧道不忧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