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克斋陈先生四首(其三)

师承心独切,于道愧无闻。

几载钻坚叹,前年枉教勤。

墨车回可赞,晋鄙善潜薰。

道脉惟其寿,天胡遽丧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师承的心意特别深沉,对于大道却感到惭愧没有听说过。
多年以来刻苦钻研,感叹未能有所成就,前年白白地勤奋努力。
研墨读书的行为值得赞扬,如同晋鄙那样善于潜心学习。
道的传承依赖于长久,为何老天这么快就夺走了他的才华。

注释

师承:指跟随老师学习。
愧:感到惭愧。
无闻:没有听说过。
载:年。
钻坚:刻苦钻研。
枉教:白白地教导。
墨车:比喻刻苦读书。
晋鄙:古代贤人,这里用来形容有学问的人。
善潜薰:善于潜心熏陶。
道脉:道的传承。
寿:长久。
天胡:为何。
遽丧:突然失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元杰为悼念克斋陈先生所作,表达了对陈先生深厚学识和品德的敬仰以及对其突然离世的悲痛之情。首句“师承心独切”赞扬了陈先生严谨的师道精神,他对于学问的追求深入而专注。次句“于道愧无闻”则流露出诗人自己在学术上未能充分传承陈先生的遗憾。

“几载钻坚叹”描绘了陈先生多年来的刻苦钻研,感叹他的勤奋与执着。然而,“前年枉教勤”暗示了陈先生的去世让这些努力显得徒劳,表达了诗人对陈先生英年早逝的惋惜。“墨车回可赞”借墨车比喻陈先生的学问如车轮滚滚,影响深远,而“晋鄙善潜薰”则赞美了他的品格如同晋鄙般内敛而深沉,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

最后两句“道脉惟其寿,天胡遽丧文”直抒胸臆,道出了诗人对陈先生学术生命的延续和传承的忧虑,质问苍天为何如此匆忙地带走了这样一位才德兼备的人。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对学问之道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123)

徐元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 字:仁伯
  • 号:梅野
  • 籍贯:上饶县八都黄塘
  • 生卒年:1196-1246

相关古诗词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其二)

亲养九旬馀,先生寿亦如。

学充淇澳美,训释济南书。

诸老经筵送,俞音宠渥疏。

惜非程子聘,中沮亦时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其一)

薰炙儒先早,朱门授受亲。

去寻颜巷乐,归咏点雩春。

道妙穷精一,心传有省循。

乐天知命者,忧道不忧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吴准斋

壮岁能官不厌卑,怆怀霜露蚤知几。

扣其学问中心得,如此典型今代希。

天子诏之坚逊避,朝端达者夙瞻依。

甲辰重晤言前定,痛述生平泪忍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挽求志居士王料院二首(其二)

身忝蓬莱客,抠衣谒使臣。

麈谈频款曲,樽酒屡殷勤。

政事钦前迹,诗书耸旧文。

话言犹在耳,不忍哭公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