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行歌亭(其一)》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与世俗之间的对比,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自古山林浪得名”,诗人以一种调侃的口吻,指出山林之美名往往只是外界赋予的,而非其内在的真实价值。接着,“欲要人爵谩逃形”一句,表达了对官场名利的厌倦,以及逃避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这里,“人爵”象征着社会地位和权力,“谩逃形”则意味着徒有逃避之名,实则难以摆脱世俗的羁绊。
后两句“唯馀滍上行歌者,独免移文勒户庭”,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滍上行歌者,指的是在滍水边行走、高歌的人,他们或许代表着真正的隐士或追求心灵自由的个体。这一形象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那些能够远离尘嚣、保持自我本真的人,是真正能够免于世俗束缚与压力的幸运者。这里的“移文”和“勒户庭”分别指古代官方的谴责文书和刻字于门庭之上,象征着社会对于不守规矩者的惩罚与警示,而行歌者却能独善其身,不受这些世俗规则的约束。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与世俗、隐逸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人格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中种种束缚的反思。释道潜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