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有感

海国偶行眺,悽悽感物华。

春分犹有雪,寒食尚无花。

村落四五里,爨烟三两家。

荒林翳斜日,处处闹归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雪夜行至偏远之地时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自然与人文情感。

首句“海国偶行眺”,点明了诗人偶然间在海上国家行进时,向远处眺望的情景。接着,“悽悽感物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深切感受,这里的“物华”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各种景象,而“悽悽”则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或感慨。

“春分犹有雪,寒食尚无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时节的反常,春分时节却仍有雪花飘落,寒食节时还未见花开,这样的景象让人心生疑惑和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

“村落四五里,爨烟三两家。”诗人转而描述了远处村落的景象,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画面,炊烟袅袅升起,仅有的几户人家点缀其间,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

“荒林翳斜日,处处闹归鸦。”最后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近处的荒林,夕阳西下,林间光线昏暗,归巢的乌鸦此起彼伏地鸣叫着,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与前文的景象相呼应,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情感流露,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答人问讯

故人劳问讯,贱子愧荒宁。

习懒诗才减,消閒酒量□。

延宾惟具茗,教子自挑灯。

天地优吾老,西畴谷巳升。

形式: 五言律诗

答李贞伯

青云旧冠盖,白发老林皋。

抚事惟看易,消閒自写骚。

眼前花作阵,霜下菊称豪。

东海盘陀石,时来坐听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潞河

买棹潞河头,南风麦浪秋。

正当人欲去,恰值雨初收。

长剑终须试,寒毡且自留。

旧时陈仲子,情逐水东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戒诗

年来诗作祟,努力戒吟哦。

忽与景相会,其如兴到何。

水中难按瓠,弦上肯留笴。

挥笔且扫埽,伊谁问华佗。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