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曾经一心向佛修禅定,如今世间纷扰都抛诸脑后。
眼前的功名利禄如同春梦,醉中情怀堪比青春少年。
野外的花草繁盛如红锦铺地,游丝在碧蓝天空中缭绕翻飞。
我深知洛阳城中的悠闲才子,不是诗魔便是酒鬼。

注释

向空门:出家修行。
坐禅:静坐冥想。
忘筌:忘记捕鱼的竹篓,比喻忘记追求的目标。
名利:名声和利益。
春梦:短暂而虚幻的美好。
风情:情感风韵。
洛下:洛阳城下。
闲才子:悠闲的文人墨客。
诗魔:痴迷于诗歌创作的人。
酒颠:因饮酒而行为失常。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通过诗人对往昔坐禅时光的回忆,以及现实中万事皆忘的情感流露,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超脱与豁达。"眼前名利同春梦"一句,表明世间的荣华富贵,在诗人看来如同春日的一场空幻;"醉里风情敌少年"则透露出诗人在饮酒中寻找乐趣,以此来比喻自己年轻时的情感经历。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春日的景色,野草如同红色的锦缎铺在地上,蛛丝在清澈的蓝天中飘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与赞美。

最后两句"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则是诗人自述,表明自己明白在洛阳城下的才子生活,并非不懂得创作诗歌,只是在没有灵感的情况下,便转而沉醉于酒中。这样的坦白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以及他对待生活的豁达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示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不为世事所动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春有情篇

为问游春侣,春情何处寻。

花含欲语意,草有斗生心。

雨频催发色,云轻不作阴。

纵令无月夜,芳兴暗中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昼居池上亭独吟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閒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柳絮

飘飏南陌起东邻,漠漠濛濛暗度春。

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艳妆人。

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