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问游春侣,春情何处寻。
花含欲语意,草有斗生心。
雨频催发色,云轻不作阴。
纵令无月夜,芳兴暗中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寻找春天之美的场景,通过对花草、雨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日情感的追寻与体验。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风格。
首句“为问游春侣,春情何处寻”直接提出主题,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情怀的探询和渴望。"花含欲语意"和"草有斗生心"两句,则是通过花草之口来传递春天的情感,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情趣,表明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力。
接着,“雨频催发色”和“云轻不作阴”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这里的"雨"和"云"都是促进万物更新换代的重要因素,它们以柔和而非强制的方式影响着大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最后,“纵令无月夜,芳兴暗中深”则表达了即便是在没有明月的夜晚,春天的美好气息依然在静谧中悄然而生,深藏不露。这句话传递出诗人对于春意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精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与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春天情怀的细腻追寻。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閒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飘飏南陌起东邻,漠漠濛濛暗度春。
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艳妆人。
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
清洛晓光铺碧簟,上阳霜叶剪红绡。
省门簪组初成列,云路鸳鸾想退朝。
寄谢慇勤九天侣,抢榆水击各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