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飘飏南陌起东邻,漠漠濛濛暗度春。

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艳妆人。

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微风吹过南边的小路,从东边邻居那里传来消息,春天在朦胧中悄悄降临。
花香小巷中,温暖的阳光伴随着蝴蝶轻盈起舞,晴朗的玉楼上,美丽的女子被映衬得更加动人。
谢女提着诗笔,写下缠绵悱恻的诗句,陶公的漉酒巾上也点缀着诗意的痕迹。
哪里的风特别像雪,让人想起隋朝的河堤和古老的江边渡口。

注释

飘飏:微风。
南陌:南边的小路。
漠漠濛濛:朦胧的。
花巷:花香小巷。
轻舞蝶:轻盈的蝴蝶。
谢女:古代美女,如谢灵运的女儿谢道韫。
题诗笔:写诗的笔。
陶公:指陶渊明。
漉酒巾:漉酒的布巾,代指饮酒的场景。
隋河堤:隋朝时期的河堤。
古江津:古老的江边渡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才华。

"飘飘南陌起东邻,漠漠濛濛暗度春。" 这两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气氛,春风轻拂,花开满径,但又带有一丝淡淡的迷蒙感,给人一种朦胧的美妙感觉。

"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艳妆人。" 这两句则是对比手法的运用,花园中蝴蝶翩翩起舞,与楼中的女子在春光中梳妆相呼应,展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统一。

"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文人谢灵运和陶渊明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前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文采飞扬、才思泉涌。

"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最后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将春风比作如雪般清新,而隋河堤上的古老江津,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诗人的怀旧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是一幅集静谧、生动、历史感于一体的画面。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洛中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

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

清洛晓光铺碧簟,上阳霜叶剪红绡。

省门簪组初成列,云路鸳鸾想退朝。

寄谢慇勤九天侣,抢榆水击各逍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洛阳秋日正凄凄,君去西秦更向西。

旧学三冬今转富,曾伤六翮养初齐。

王城晓入窥丹凤,蜀路晴来见碧鸡。

早识卧龙应有分,不妨从此蹑丹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

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

风鸣骕骦马,日照老莱衣。

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

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