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司封知寿州

清淮带城郭,形胜压吴天。

人苦怀襄后,帝求师帅贤。

郎官已分竹,画鹢似登仙。

昨夜惊乌坐,星辉共黯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清澈的淮河环绕着城市,地理形势优越压倒了吴地的天空。
人们怀念着襄后(楚国公主,传说中能预知吉凶),皇帝寻求的是才能出众的将领和谋士。
郎官已经分配到竹简文书,如画的鹢舟仿佛升入仙境。
昨晚乌鸦被惊动,连星光也显得暗淡无光。

注释

清淮:清澈的淮河。
带:环绕。
城郭:城市。
形胜:优越的地理位置。
压吴天:超过吴地的天空。
人苦:人们忧虑。
怀襄后:怀念襄后(历史典故)。
帝求:皇帝寻求。
师帅贤:才能出众的将领和谋士。
郎官:官员。
已分竹:已经分配文书。
画鹢:装饰华丽的船只。
似登仙:如同升仙。
昨夜:昨晚。
惊乌:惊动乌鸦。
星辉:星光。
共黯然:一起显得暗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送何司封知寿州》,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之情。

开篇“清淮带城郭,形胜压吴天”两句,以壮丽的画面展示出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淮河环绕着城市,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屏障,而这种地势之佳,更是对古代军事战略的重要考量。这里通过“形胜压吴天”既描绘了景色,也暗示了历史上这一地区曾经的辉煌。

紧接着,“人苦怀襄后,帝求师帅贤”两句,诗人转而思索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襄阳(今属湖北省)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成为战略要地,而“人苦”二字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之情。帝王对于能够带领军队取得胜利的将帅,自然是求贤若渴,这里也映射出诗人对友人能力的认可和期望。

“郎官已分竹,画鹢似登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俗世、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景。这里的“郎官”指的是朋友,而“分竹”则是古代将军在出征前于竹上划分职守的一种仪式。画鹢(一种水鸟)似乎在飞跃,给人以登仙之感。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能够洁身自好的期望。

最后,“昨夜惊乌坐,星辉共黯然”两句,通过对昨夜景象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乌鸦(一种黑色的鸟类)突然飞起,惊扰了诗人的宁静之夜,天上星辰与地面相映成黯淡之色,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内心的低沉情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事件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能够高洁自守、追求卓越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离别之苦的深情。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送希甫使蜀

汉节西南出,征鞍万里赊。

清朝早扬历,远使更光华。

山壮蚕丛国,云深杜宇家。

暂宣宽大诏,恩信及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李端叔定州机宜

才高秖合住蓬瀛,步武优游地望清。

何事尘埃久京国,却冲雨雪向边城。

军书落笔千毫秃,谈席挥犀四座倾。

早晓封章来荐鹗,一鸣从此使人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芸老通判

御史连章乞此行,制书优遣副专城。

京都岂乏翱翔处,忠义先期去就明。

祖帐杯槃留晚色,关山草木动秋声。

西州莫作经年计,早晚君王召贾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周正儒知梓州

东蜀国巨屏,梓州天一方。

浯川点城郭,剑阁护池隍。

镇抚须贤守,吁俞辍省郎。

不应嗟远别,垂组正誇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