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希甫使蜀

汉节西南出,征鞍万里赊。

清朝早扬历,远使更光华。

山壮蚕丛国,云深杜宇家。

暂宣宽大诏,恩信及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持着汉朝的符节向西南出发,长途跋涉的马鞍承载着万里的行程。
清晨时分就踏上旅程,使者们的使命更加显赫荣耀。
崇山峻岭中是古老的蚕丛之国,云雾深处是杜宇鸟的故乡。
暂时宣布宽容大度的诏令,恩泽和信誉遍及天边。

注释

汉节:汉朝的符节,代表朝廷的权威和使命。
征鞍:远行的马鞍,象征长途跋涉。
清朝早:清晨,表示行动的开始。
扬历:踏上旅程,执行公务。
蚕丛国:古代蜀地的称呼,象征古老而神秘。
杜宇家:杜宇鸟的居所,可能指代蜀地的自然环境。
宽大诏:宽容的诏令,体现仁政。
恩信:恩惠与信任。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送希甡使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对远行者深情厚谊的祝愿。

"汉节西南出,征鞍万里赊。" 这两句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壮阔的画面,"汉节" 指的是古代通往蜀地的要道——汉中之节,诗人通过"西南出" 凸显了行者将踏上的一段长途。"征鞍万里赊" 则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漫长,"征鞍" 指的是旅途所需的马鞍,而"万里赊" 则形容了一路上的风尘和劳顿。

接下来的"清朝早扬历,远使更光华。" 展示了诗人对远行者的期望与祝福。"清朝" 指的是清晨的时分,"早扬历" 表达了希望他能在清晨出发,一路顺风。而"远使更光华" 则是希望他不仅能够平安到达,而且还能因此而获得更加明亮的前途。

"山壮蚕丛国,云深杜宇家。" 这两句则描绘了蜀地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文化。"山壮" 形容的是蜀道旁的崇山峻岭,而"蚕丛国" 则指的是蜀地丰饶的土地和民富国强。"云深杜宇家" 中,"云深" 描述了蜀地常见的云雾缭绕,而"杜宇家" 指的是古代蜀王杜宇之家,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对蜀地历史文化的敬仰。

最后两句"暂宣宽大诏,恩信及天涯。" 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临别赠言的深意。"暂宣" 意味着暂时告别,而"宽大诏" 则表明了这份告别之词是出自国君或高官的命令,充满了宽厚与慈爱。而"恩信及天涯" 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祝福将如同恩泽一样,无远弗届,直至天涯。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送李端叔定州机宜

才高秖合住蓬瀛,步武优游地望清。

何事尘埃久京国,却冲雨雪向边城。

军书落笔千毫秃,谈席挥犀四座倾。

早晓封章来荐鹗,一鸣从此使人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芸老通判

御史连章乞此行,制书优遣副专城。

京都岂乏翱翔处,忠义先期去就明。

祖帐杯槃留晚色,关山草木动秋声。

西州莫作经年计,早晚君王召贾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周正儒知梓州

东蜀国巨屏,梓州天一方。

浯川点城郭,剑阁护池隍。

镇抚须贤守,吁俞辍省郎。

不应嗟远别,垂组正誇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欧阳仲勉通判渭州

当年笔战共词场,老大联袪振鹭行。

荐牍北来当玉座,轺车西去拥银章。

潼关晓色云藏市,渭曲春寒菜有霜。

公退登临多绝唱,解因风月记江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