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醉掬山先走,行呼月后随。
欲眠梧影下,又恐白云知。
此诗描绘了一位酒后自我放纵的游子,借着月色与山川行走。"醉掬山先走,行呼月后随"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醉意之中,与自然景物对话的情景,仿佛山月都能理解他酒后的狂放不羁。
"欲眠梧影下,又恐白云知"则透露出一丝忧虑和隐秘。诗人似乎寻求一种逃避现实的安宁,但即便是大自然,也可能揭示他的隐私。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复杂性,也反映出他对自由与隐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醉酒境界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羁绊、追求心灵自在的精神状态。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了浪漫色彩与个人情怀的佳作。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松风吹我飞,手搦空中月。
笑指蓬莱山,可补银河缺。
偶然骑鹤去游仙,来访泉山古洞天。
一剑当空又飞去,碧潭惊起老龙眠。
山耸千层青翡翠,溪流万顷碧琉璃。
游人来此醉归去,几个亲曾到武夷。
显道真人去不回,幔亭不见旧楼台。
曾孙倚著寒松立,日落风悲猿自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