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昌有洲龙屈蟠,爪牙润泽鳞甲寒。
桃花水肥意腾跃,似欲上与青天干。
西昌有士龙变化,云可以乘泥可谢。
胪传未放雷呜春,弦诵犹挑灯破夜。
作成况遇今赵侯,萤窗开处吞龙洲。
儒风相高踏鹏背,士气自敢骑鳌头。
县前洲觜年年长,图谶会当应如响。
雁塔固无过我前,云台更要在人上。
这首诗描绘了西昌之地的龙洲书院,以龙为象征,展现了书院的雄浑气象和学子们的进取精神。首句“西昌有洲龙屈蟠”,以龙的形象隐喻书院的地理位置,暗示其深藏不露,如同潜龙待时。接下来的“爪牙润泽鳞甲寒”形容书院环境清幽,学风严谨。
“桃花水肥意腾跃”则寓言学子们在知识的滋养下,充满活力和求知欲望。“似欲上与青天干”进一步强调书院志向高远,追求卓越。诗人接着写到“西昌有士龙变化”,将学子比作能变化的龙,表明他们的才情和潜力无穷。
“云可以乘泥可谢”表达书院教育的自由与谦逊,学子们既能翱翔于云端,又能脚踏实地。“胪传未放雷鸣春,弦诵犹挑灯破夜”描绘了学子们刻苦攻读,夜以继日的情景,显示出书院浓厚的学习氛围。
“作成况遇今赵侯,萤窗开处吞龙洲”赞美现任赵侯对书院的支持,使得学子们能在明亮的萤火虫光下汲取知识,如同吞并整个龙洲的知识宝地。接下来的诗句“儒风相高踏鹏背,士气自敢骑鳌头”赞扬了书院学子的儒雅之风和昂扬斗志。
最后两句“县前洲觜年年长,图谶会当应如响”预示着书院的未来必将如日中天,成就非凡。“雁塔固无过我前,云台更要在人上”表达了书院学子超越前人的决心,志在登峰造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龙洲书院为载体,赞美了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和学子们的进取精神,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教育和学术的重视。
不详
天限华夷数十峰,秦王始凿始相逢。
劳民浪辟峤南国,失德徒成身后胸。
楚粤未争寻丈远,炎凉无复半分同。
宾鸿讳入严关去,吾策如今不似鸿。
初叹来游未必重,等闲十载又相逢。
壁间故迹尘轻涴,物外初心病暗攻。
坐上酒生冬暖意,檐前梅弄岁寒容。
半酣僧不须烹茗,自有山云可荡胸。
水眼通三岛,波心涌一峰。
两岸悬石稳,千古怒涛桩。
呵剑驱游蜃,鞭雷起蛰龙。
仙人有馀量,事了岂留踪。
小春催出倾城色,笑倚墙头若招客。
芬芳犹带秋风残,婀娜岂宜江路侧。
诗眼惊红狂欲呼,熟看似细又似粗。
花神留为菊后乘,天意遣作梅先驱。